中班音乐教案【荐】
中班音乐教案【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乐教案1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快乐的小鸟
活动目标:
1.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情境。
2.体验创造的快乐。
3.能愉快地参与集体演奏活动。
4.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表现小鸟生活的三段体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我们和小鸟做了朋友高兴吗?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小鸟的音乐,听了以后,你觉得小鸟在干什么?
提问:你觉得小鸟在做什么?
2.让我们再来仔细地听听这首音乐有几段?每一段听上去是一样的吗?
提问:你听出来有几段?每一段是怎么样?
3.让我们来听听第一段的音乐速度怎么样?好像小鸟在干什么?
听后提问:这段音乐的速度怎么样?好像小鸟在干什么?(XX小朋友说得很好,你做给小朋友看看,大家来学学)
4.小鸟醒来后,觉得很轻松,我们一边来听一边来想一想,它还会做些什么?
听后提问:小鸟醒来后会做些什么?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做小鸟捉虫、游戏的动作。
5.小鸟们玩了一天很累了,要回家休息了,我们来听听小鸟是怎么回家的?
提问:小鸟是怎么回家的?是怎样休息的?(幼儿听着音乐做小鸟回家、小鸟休息的动作)
你们想不想成为一只小鸟,让我们来做一只快乐的小鸟吧!跟着音乐飞吧!我们跟着音乐把你好看的动作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吧!(幼儿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教案2
中班打击乐:郊游
活动目标:
1、复习歌曲,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能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
2、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尝试用铃鼓、圆舞板、碰铃演奏歌曲。
3、体验与同伴共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事先会唱歌曲《郊游》,节奏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小朋友,前段时间老师教了一首《郊游》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伴乐轻唱)
二、感知结构,尝试用身体表现节奏型。
1、“老师用图谱把歌词都记下来了,看看老师用了哪些符号?”
“那请你们用好听的声音看着图谱来唱一唱,然后告诉我,这首歌曲里面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伴乐齐唱)
“第一段和第几段相同?”“相同的部分我们称为A部分”
“中间部分有它们一样吗?”
师小结:像这样开始和结尾的节奏相同,中间不同的结构叫ABA结构。(出示ABA)
2、“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看到小脚你想到什么动作?看到小手呢?谁来试一试。”(引导幼儿看图谱,集体分部练习)“除了用跺脚、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拍腿拍肩,集体尝试)
3、分析B段:“B段我们看到了什么?这儿不是小脚小手,而是白云、阳光、青山绿水,可以用什么动作呢?”(幼儿做,集体练习)
4、集体完整练习,分部练习。“现在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看指挥伴乐做动作)
三、讨论配器,并演奏。
1、“小朋友真能干,连小乐器们都忍不住想来玩一玩啦,看一看,都来了谁?” 认识铃鼓,碰铃,圆舞板。
“我们帮它们分一下工,走的部分用什么乐器?为什么?拉手的地方呢?” “B段优美的部分适合用什么来演奏呢?”
2、尝试用乐器演奏一遍。
3、交换乐器。
四、结束。
“今天我们又学了一个新本领,会用乐器来演奏歌曲了,像这样用乐器来演奏的活动叫打击乐。铃鼓、碰铃、圆舞板都是打击乐器,在我们三楼的音乐室里,还有许多的打击乐器呢,等下我们一起去用别的乐器来试着演奏《郊游》好吗?”
中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2、进一步感知夏季的季节特征。
3、体验唱歌的乐趣。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1、准备录音机,歌风《夏天的雷雨》的音乐磁带。
2、准备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录音。
3、准备手电筒,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录音,引出活动主题。
1、播放雷雨录音,让幼儿倾听。
2、引导幼儿猜一猜;听到的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听这种声音?
二、引导幼儿讨论。
谁看见过夏天的雷雨?它是什么样的?
三、组织幼儿观赏有关雷雨现象的图片。
1、请幼儿说说图片的内容:例如:闪电的画面,闪电过后下雨的画面。
2、启发幼儿说说看到雷雨的感受。
3、引导幼儿讨论:打雷和闪电时应该怎么做?例如:用双手掩着耳朵,张开嘴,不能站在树下,要留在安全的地方等。
四、学习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引导幼儿倾听,欣赏。
2、引导幼儿说说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
3、教师朗诵几遍歌词后,与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学唱歌曲。
五、幼儿表演歌曲《夏天的雷雨》。
1、引导幼儿自选取扮演打雷公公和闪电婆婆的角色,分别拿着手电筒和乐器演唱歌曲。
2、指导幼儿分角色扮演,如唱到“一闪闪”时,闪电婆婆便把手电筒开关数次,唱到“轰隆隆”时,打雷先生便要敲打乐器。
3、根据幼儿的兴趣交换角色重复表演。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的音乐歌曲选择上我们应该依据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节奏节拍适合的的歌曲。当然有着丰富的故事情节的,有规律性的歌词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孩子们兴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们的在进行音乐活动中更多的会关注。幼儿的兴趣、乐曲的音域以及歌词要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问答歌,它以设问作答形式表达内容,可以一问一答,也可以多问多答。形式活泼、问者自由,答者也无拘无束,句式简单,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别、联想能力大有裨益。
在音乐活动中我总是以自己的积极情感感染幼儿,和幼儿一同活动,和幼儿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来带动幼儿,避免了纯理性的传授,使幼儿能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枯燥、机械地模仿。幼儿在25分钟欢快的音乐活动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中去,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和幼儿的互动有所加强,更加注重幼儿的学习效果,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把舞台让给了幼儿,幼儿是课堂的主体。我的宗旨是能让幼儿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音乐。让幼儿能在美妙的音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学生涯中要不断摸索,不断前行。
中班音乐教案4
活动来源:
秧歌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蹈,是中国民间艺术之林中的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它具有深广久远的历史传统,独特而多样的形式风貌,氛围欢快热烈,广泛流传于民间。红绸舞是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欢快奔放、淳朴热情,能够很好地诠释人们在欢乐、丰收等重大场合中的喜悦心情。舞蹈选用的音乐是一首传统民间音乐,节奏活泼欢快,变化丰富,能带给人们欢快喜庆的情绪。本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红绸秧歌舞",欣赏、感受它的淳朴热情;参与、体会它的喜悦欢快;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丰富民族认知,激发幼儿对秧歌的喜爱之情。
活动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活动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满足幼儿跃跃欲试的愿望,享受参与舞蹈的快乐。
2、知识与能力目标:初步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认知经验。
3、技能目标:在乐曲的伴奏下自由欢快地舞起红绸,发展对乐曲的感知和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4、创造力培养目标:初步尝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发展创造力。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活动前欣赏几个"红绸秧歌"舞蹈作品,了解秧歌欢快奔放、淳朴热情的特点,丰富动作语汇。
2、物质准备:丰收情景背景。
3、环境准备:多媒体设备、成品舞《红绸秧歌》,录音机,幼儿用《红绸舞》音乐磁带两盘,教师用《红绸秧歌》音乐磁带一盘,大红绸子每人两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一)师生谈话,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二)欣赏秧歌舞蹈作品《红绸舞》,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
师小结:"红绸舞"是我们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秧歌舞蹈,音乐热闹、欢快、喜庆。每年秋天庄稼丰收的时候,还有过大年、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人们开心极了,就会聚集在一起手拿红绸子跳起红绸舞庆祝节日,表达自己快乐、激动的心情。
二、展开
(一)初步探索学习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红绸的动作。
1、鼓励幼儿模仿、探索上肢舞红绸的方法。
2、邀请3名幼儿逐一展示动作,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学习。
(引导幼儿重点学习红绸在身体下方、两侧、头上方舞动等动作)
3、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走什么样的步子?这个套掌毳来参一爹攀澄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动作叫踏步,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练习)(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挥舞红绸)师:"我们一起来做踏步,一二三四……红绸子前边甩,红绸子两边甩。"
4、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哼唱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
(二)继续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其他动作。
1、邀请3个具有代表性动作的幼儿展示舞动红绸的动作,带领大家模仿学习。(引导幼儿重点学习在体前舞∞字、在体侧自下而上划圆圈、在体前由外向里划圆圈等动作)
2、探索学习下肢基本步和上下肢配合练习。
(1)师:"在挥舞红绸时,我们脚上还可以走踏步,但是踏步的动作可以放慢,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好吗?放慢走,一、二、三、四……"
(2)教师哼唱乐曲,引导幼儿由下肢动作自然过渡到上下肢配合练习动作。(如:做踏步在体前舞∞字等)
3、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作品,发展幼儿动作的随乐性和协调性。
(1)教师播放乐曲,带领幼儿完整做动作。(一遍)
(2)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做动作。(一遍)(三)鼓励幼儿随乐曲随机、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
三、结束
(一)小结活动过程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秧歌--红绸舞,每位小朋友都自己编出了漂亮的舞红绸的动作,真棒呀!"。
(二)教师表演自编红绸舞师:"今天呀,老师也编了一个漂亮的红绸舞;小朋友想看吗?"。
(三)延伸活动师:"老师表演的红绸舞,小朋友喜欢吗?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跳舞好吗?"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课前和导入部分的舞蹈欣赏使幼儿充分感知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动作语汇。随后运用启发谈话、鼓励表演、同伴模仿、整理提高等方法帮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自由地进行创编表演。活动中幼儿充分体验到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愉悦和成就感,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活动反思:
"红绸舞"欢快奔放、淳朴热情。本次活动作为中班教材,重点立足于引导幼儿"简单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因此,在经验准备中必然要通过提前欣赏几个相关舞蹈作品,感知它的音乐和动作特点,丰富动作语汇。教师在活动中创设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导幼儿感受舞起红绸扭秧歌的热闹气氛,在已有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跃跃欲试,享受参与秧歌舞蹈的快乐,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喜悦。活动的结构分三个版块:第一版块是通过谈话和幼儿表演,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引导幼儿欣赏一段红绸秧歌舞,再次让幼儿调出以往欣赏积累的感知经验,初步了解红绸秧歌舞的表演形式与特点,丰富幼儿动作语汇,为解决活动重点做准备。
第二版块是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舞绸动作,解决活动重、难大红绸子舞起来蕊影悬琴鬻雾黪藿幼儿园教育活动亲倒及评析点。在创编动作过程中,教师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幼儿探索尝试创编舞动红绸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舞蹈和乐曲的理解自由表演红绸舞,体验自我表现、自由创编舞蹈的乐趣。在第三版块中,教师表演自编的红绸舞,将红绸秧歌舞欢快、奔放和淳朴、热情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将舞蹈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红绸秧歌舞的风格特点,丰富了动作语汇,达到对秧歌舞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中班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据音乐想象嫩芽初锭和生长新叶的情状。
(2)结合音乐感受和想象。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重点:用肢体动作表现嫩芽初锭情状。
活动难点:结合音乐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象征嫩芽的手饰。用嫩绿的皱纸栓在手上。
(二)活动过程:
1.芽怎样长
(1)春天来了,树枝上的嫩芽长出来了,你们知道树枝上的嫩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是怎样长成绿叶的?
(2)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芽苞苞,用动作表现发芽的过程。教师以肢体和充满活力的神情,引导幼儿表现。
2.绿绿的嫩芽长出来 幼儿听教师弹奏一遍音乐,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的就是嫩芽长出来的事情。我们再仔细地听一遍音乐,想一想芽苞苞怎样长成嫩芽,又怎样长成一片新的绿叶?听了音乐,我们好象看见:芽苞苞长出来,一点一点长成了嫩芽。嫩芽抬起头,太阳照着它,暖阳阳的。嫩芽又仰起头喝雨水。就这样嫩芽慢慢长成了一片绿绿的新叶子。我们再仔细听一遍音乐,想想嫩芽生长的样子。
(三)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注意乐曲前半段和后半段的不同,教师用语言、动作提示幼儿注意音乐的变化。在游戏中,学习按从左到右,从下到上的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并能用叙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引导幼儿带手饰,根据音乐的变化表现嫩芽的生长过程。 请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商定用哪些动作进行表现,并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从《纲要》的这一精神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幼儿的表现, 保护幼儿的自尊心,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创编动作。当音乐响起,甜甜小朋友躺在地上,随着音乐慢慢从地上抬起头,然后边扭动身体边站立起来表演。当时我没有制止他,在个别表演中请他上来表演,甜甜说这动作代表嫩芽从地上发芽慢慢长成绿叶。的确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感受美的创造力,我对他的表演予以了充分肯定。其它小朋友们也自由创作,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强烈起来。其次,在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表演同时,教师也展示自己的创编动作。因为教师和幼儿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展示的动作中有来源于幼儿的动作,也有来源于自己的创编,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创编的乐趣,激发幼儿以后在今后的表演中再去尝试创编的欲望。当老师表演结束时,也要得到小朋友的鼓励,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欣赏,共同提高。
总之,在本次活动中,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既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幼儿的创新意。
中班音乐教案6
活动名称: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1. 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 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PPT1 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 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1. 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 模仿、表现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 音乐响)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2、大班音乐铃儿响叮当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活动教具以及动画课件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中班音乐教案7
教学理念:
歌曲《太阳喜欢》取自建构式课程中班上册主题“红黄蓝绿”,它旋律轻快活泼,简单的四句歌词,却蕴含着色彩斑斓的视觉美、热爱生活的情感美。在《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中提到,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在4~5岁幼儿的歌唱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用自然的、音量适中的声音基本准确地唱歌。”因此,我在活动中利用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所蕴涵的美好情感。并通过多形式的演唱,丰富幼儿的歌唱表现力,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热情。
活动目标:1、理解歌曲内容,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创编歌曲,体验参与歌唱活动的乐趣。
重点:学唱歌曲,初步学会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唱准曲调。
难点: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基本唱准曲调。
活动准备:伴奏音乐、图谱;幼儿有过观察秋景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我喜欢——激发兴趣,感知节奏
播放伴奏音乐,师幼共同做“我喜欢”游戏进入活动室,引出活动。
二、太阳喜欢——倾听歌曲,理解歌词
1、欣赏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提问:太阳送给它们什么颜色?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中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三、太阳送颜色——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尝试跟唱歌曲,熟悉旋律。
2、鼓励幼儿大胆演唱,寻找学唱难句。
3、幼儿集体完整跟唱歌曲若干遍,体验歌曲中美好的情感。
4、多形式演唱歌曲,增加演唱的趣味性。
四、太阳还喜欢?——创编歌词,感受色彩的丰富
1、太阳还喜欢谁,会给它什么颜色呢?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并用简单图示记录创编的内容,并进行演唱。
3、延伸:区域活动或自主活动时演唱创编歌曲。
以小游戏进入活动场地,活跃氛围,让幼儿更快进入角色。
从完整欣赏—难句学唱—完整表现,分步走的教学方法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让学习更有序和有效。
出示图谱掌握歌曲不同的表现形式,用动作、手势和情境化的语言为幼儿会唱、唱好提供支持和帮助。
多形式表现歌曲和创编歌曲,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演唱中,激发幼儿的歌唱热情
中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启发幼儿胆运用和搭配颜色,并能发现其变化。
3.引导幼儿在不断地创造发现和探索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调色盘,一支水粉刷,小水桶。调色盘里盛有红、黄、绿、蓝、紫、白、黑七种水粉颜料,幼儿按人数分成四组,每组一个工作台,工作台上放着画着房子的四开白纸。
2.教室地上铺有白纸长卷,课前可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初步探索对颜色的涂抹。
3.俘3~5幅。
4.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发现色彩,产生兴趣
1.集体活动:请幼儿蹲在长卷周围,手拿调色盘(或放地上),在长卷上随意用色涂抹,教师可适当助幼儿,但并不打扰幼儿,可随机提出建议“如果小朋友们让不同的颜色拉拉手,将它们并排刷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让两种颜色重叠在一起会有什么变化呢?”并指导幼儿改变刷的方式,或点状或线状(弧线、波浪线等)或多蘸点水,看看颜色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个小朋友将颜料滴在纸上,然后又滴了一点水,他发现颜料向周围扩散,像一朵花,又像一个小伞兵,还有的幼儿将和黄色重叠变成了橙色,黄色和蓝色重叠出现了绿色,孩子们为自己的发现欢呼起来。)
2.请幼儿欣赏长卷,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并说长卷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上面有天空、海水,有草地和鲜花,还有马路上的斑马线……
二、在探索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参考,请幼儿欣赏,进一步认识色彩,从情感上体验色彩。
1.为幼儿出示俘35幅。
师:这是梦幻王国的房子,你们看,这些房子的形状一样吗?(一样),但是我们却感觉到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呢?
幼:颜色、色彩不同。
师:你们喜欢哪间房子?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根据这间房子的色彩,给这间房子取个名字?
2.师:梦幻王国的房子还会唱歌,你们听(放音乐,并出示没有涂色的房子,请幼儿根据音乐的不同,来选择颜色装扮房子。如:“这是一首快乐的歌,请你们听着这首快乐的歌,来为自己的房子选择漂亮的颜色。”)
三、幼儿再次探索创作。
重放音乐《我是一个粉刷匠》,请幼儿来当粉刷匠,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房子色彩,从而进一步深入,由开始的随意创作到加深认识后的再次创造。幼儿胸有成竹,跃跃欲试。
师:如果你有一座房子,你会怎样装扮它,出色的粉刷匠们赶快动手吧!
幼儿按小组到工作台上进行创作。
四、结束
教师将幼儿作品贴出展览,请幼儿互相欣赏,说一说自己给房子设计了一件什么样的衣裳,并给自己设计的房子取名字。
中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的名称,并且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爷爷为我打月饼》mp3。
活动过程:
一、谈话回忆经验。
师:你们知道什么节日要到了?
师:中秋节要吃什么食物?月饼是什么形状的?味道如何?
二、学习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1、完整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师:你听到了什么?
师:爷爷什么时候为我打月饼呀?打出来的月饼是什么样的?
2、幼儿学说歌词
幼儿边听旋律,边说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体会爷爷对孩子的一片深情。
学唱第一段
对幼儿学唱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练习三四遍后,请个别幼儿演唱第一段。
学唱第二段
学习两遍后,请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采用小组演唱、男女对唱、个别表演等形式,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三、创编表演动作
师:我们来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呢?
创编好动作后,集体表演。
8、班艺术礁爷爷为我打月饼
1.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熟悉3/4节奏。
(2)感受乐曲,有表情地吟唱歌曲,尝试胆地创编歌词。
2.重点与难点
本教材的重点是熟悉乐器继续培养幼儿节奏感;难点是让幼儿有表情地吟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歌词。
3.环境创设及材料准备
(1)歌曲《听》的伴奏磁带。
(2)提供舞蹈道具(如:彩带、花朵等)。
4.设计思路
班下期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但是对于3/4的乐曲还需要给予不断的听赏,使幼儿熟悉3/4节奏型。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歌曲《听》,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感受3/4旋律,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根据本教材歌词简单易懂的特点,我们尝试让幼儿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创编歌词,提高幼儿音乐兴趣,并且在复创编中进一步感受3/4节奏。
5.活动流程
(1)在角落游戏中听赏旋律,感受旋律,激发对活动的兴趣。
①在角落游戏中放入磁带《听》引导幼儿听赏,感受3/4节奏,感受旋律的美。
说明
幼儿可以在角落里听着音乐自由舞蹈,教师指导重点是让幼儿在感受旋律美的同时切准3/4节奏,可以提供一些刀具激发幼儿自由创编感受乐曲的兴趣。
幼儿自由听赏、自由创编可在角落里延续二周左右,叫要鼓励所有的幼儿都来参与。
角落游戏中这个内容的讲评很重要,讲评的内容应该从幼儿切准3/4节奏和幼儿胆创编舞蹈感受旋律的美着手。
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和孩子共同游戏“今天是多么美好”师生接龙说:“我听见风儿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闹钟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我听见树叶在轻轻唱,今天是多么美好……”……要求接龙时和别人说的不同,要求有一定的节奏。
说明
幼儿在参加这个结论游戏时,为今后的创编歌词打基础,教师指导应将重点放在创编不同的内容以及让幼儿用3/4节奏说出话语。
(2)在集体活动感受乐曲,表现乐曲,创编歌曲。
①感受乐曲,有表情表现3/4旋律。
教师放录音磁带,让幼儿听赏歌曲,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
说明
这首歌的旋律幼儿已经在角落游戏中复听赏,是熟悉的,这首歌的歌词又是相当简单的,因此在完整听赏教师的演唱后可鼓励幼儿有表情吟唱歌曲,这里的指导重点依然要引导幼儿唱准3/4节奏。
②鼓励幼儿尝试创编
教师引导幼儿胆创编鼓词,看谁唱的最好,幼儿可以将生活中、游戏中的内容都创编进歌词里。
教师指导重点是幼儿在演唱创编出来的歌词时,也应注意切准3/4节奏。
教师指导幼儿创编歌词要引导幼儿运用规定的句型,胆地想象,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内容。
(3)在角落游戏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探索创编。
①继续在角落里让幼儿根据乐曲胆创编舞蹈,切准3/4节奏。
②在角落里放入游戏“创编比赛”,鼓励幼儿继续探索创编歌词,进一步感受3/4节奏,并在集体、小组面前胆表演。
说明
此内容可以放置1~2周,鼓励幼儿都来参与,教师指导重点应放在幼儿胆创编,切准3/4节奏以及有表情吟唱上。
中班音乐教案10
设计背景:
有一次,我带孩子们到幼儿园后面的小山坡去玩,刚走出校门不远,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吹得路边银杏树的叶子沙沙作响,有的叶子飘落到地上,有的叶子在空中飞舞,有的叶子在地上打转转,孩子们一下被这里的情境吸引住了。“老师,你看那空中的叶子好漂亮,像黄蝴蝶在飞舞;老师,你看那些叶子飞的好远哟,他们要飞到哪里去?”孩子们议论开了。我看孩子们对秋风吹树叶飘落这一情景很感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小树叶”这个活动。这个活动是大班的唱歌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产生联想,体会小树叶秋天离开妈妈时的心情:伤心,难过与无赖,春天要回到妈妈怀抱时欢快与喜悦的心情,让孩子的情感与小树叶产生情感共鸣,体验用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中不同的情感。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孩子对父母的爱。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能用同样的情感表达对父母的爱。
2。能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进行拟人情境的联想,产生与树叶宝宝的心情共鸣,用有情绪变化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不同声音演唱歌曲情绪的变化体现出小树叶对树妈妈的依恋和乐观表现。
教学难点:
掌握不同情绪的表现和不同情绪演唱方法。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1)秋天落叶图片(2)春天长新叶图片
2。《小树叶》音乐磁带
3。知道落叶树到了春天会长出新叶的有关知识。
4。具有了解歌唱中的轻柔、舒缓、断顿、跳跃的含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情景感受
孩子们,昨天我们看过了秋风吹落叶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幼儿闭目联想)出示图片,让孩子们看看与你们刚才想像的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鼓励不同说法,你们猜猜小树叶片片飘落的状态,引导幼儿说出连贯、缓慢、柔软等状态,并模仿小树叶的这些状态。孩子们,再猜猜小树叶离开妈妈时心情是怎样的?(伤心、难过、害怕)出示图片(2)让孩子猜猜这是什么季节,小树叶又回到树妈妈的怀抱?这时他们的心情又会怎样?(高兴、欢喜)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一首的歌,名字叫《小树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这首歌,体会小树叶不同的心情吧!
二、基本部分:
(一)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情景,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播放第一遍音乐,了解歌曲内容。
欣赏完后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唱的是谁呀?(小树叶)小树叶在秋天时候要要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来?猜想小树叶离开妈妈和回到妈妈的怀抱心情一样吗?为什么?引导孩子进行拟人情景的联想:孩子们,如果你们离开了妈妈,到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去,你愿意吗?心里有什么感受?过了一段时间又回到妈妈的身边,你的心情又有怎样的变化?幼儿自由回答。接下来请孩子们欣赏第二遍音乐。
2。完整播放第二遍音乐,尝试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欣赏完后提问:孩子们,秋天到了,小树叶要离开妈妈,它们离开时的情景是怎样的?(慢慢飘落,落下的时候很缓慢,轻轻地飘下来。)引导幼儿说出这个过程是连贯的,缓慢的。那我们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现呢?请孩子们自由表现一下吧。请表现好的孩子示范一下。提问:小树叶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好像是在说什么?(好像在说、、、)它们说话时心情怎样?引导幼儿感受说出当时的心情状态(勇敢、欢快、愉悦、高兴、、、)请孩子们也用动作来表现它们当时的心情。请表现好的示范一下。师小结:对比小树叶不同心情的动作表现。现在我们按自己的意愿分两组,一组孩子用动作表现小树叶飘落时候的情景,另一组用动作表现小树叶回到妈妈怀抱的情景。(幼儿表现)
(二)分段欣赏歌曲,感受歌曲里两段歌词的不同吐字的方法: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
1。听歌曲第一段,然后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秋风起来了,小树叶怎么了?你听到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唱出伤心、害怕的心情?可以怎样唱才能让别人听起来感到伤心害怕?引导幼儿用连贯、缓慢、低沉的的声音,轻轻地表达害怕、难过的情绪。
2。听歌曲第二段,启发性提问:第二段和第一段一样吗?那点不一样?你听到歌里唱了一片怎样的小树叶?你怎么听出来的?你听出歌里是用怎样的声音听出快乐、勇敢的心情的?怎样唱出沙沙声表现快乐勇敢的心情?引导幼儿用断顿、清脆的声音,跳跃地表达勇敢、快乐的情绪。示范用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演唱。
(三)学唱歌曲,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来表达歌曲不同情绪,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
1。播放音乐,师幼一起跟唱,熟悉歌词与旋律。
2。集体分段练习,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学唱歌曲。
3。集体分段演唱,用有变化的情绪、表情唱歌,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4。小组扮演角色演唱,练习不同的吐字方法和表情。
5。集体演唱,用连贯、缓慢与断顿、跳跃的吐字方法,用有变化的情绪、表情唱歌,表现小树叶对妈妈的依恋、亲密之情和快乐勇敢的情绪。
延伸活动:
带孩子到外面去拾落叶制作落叶粘贴
教学反思:
歌曲《小树叶》是一首情感丰富的拟人化的歌曲,生动地表现了小树叶积极乐观的形象。歌曲把大树比作妈妈,树叶比作孩子,充满了童趣,也洋溢着人间的温情。歌曲要求孩子唱出了树叶宝宝对大树妈妈的不舍和期盼来年春天归来的乐观。由于歌曲的两段歌词表达两种不同的情绪,因此歌曲的学习是采用分段教学的方法。第一段表现了小树叶离开妈妈后的不舍与害怕,第二段表现了小树叶春天归来时的乐观情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这种情感,我采用到方法配合曲调进行肢体动作表演和歌曲内容展现丰富的表情,在我的带动下,幼儿表现积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表演“小树叶”。本节课是学唱歌曲,我并没有刻意以教唱为主,而是在幼儿亲身体验,直观感知、创设情境中去感受小树叶对妈妈的爱,让孩子们在表演唱中获得了最直观的知识。歌曲中有一个难点:“春天我会回来打扮树妈妈。”这句话孩子们不好理解,我没有特意去解释,而是以一种欢快的情绪带动幼儿情绪,来促使孩子对歌曲的理解。这首歌曲唱起来很美,孩子们很喜欢,只要一吹风,孩子们听到树叶在响,就会情不自禁的唱起《小树叶》这首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中班音乐教案11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受乐曲中的速度变化,并用相应的动作表现音高。
2.了解音乐的强与弱,用声音与动作表现强弱,表达歌曲的情绪,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正确地使用乐器,学会看指挥,能整齐地齐奏和轮奏。
准备:
各种乐器若干,大雨小雨的录音、大鼓、小鼓。
活动与指导:
1.幼儿听音乐《进行曲》,按节奏合拍的拍手走步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强弱,老师敲大鼓和小鼓,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大鼓的声音和小鼓的声音。
3.放录音,大雨和小雨的声音。
引导幼儿发现鼓声的强弱变化,请幼儿讨论,生活中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如:马跑远的声音,近了强,跑远了弱。火车到站声音强,开走了声音弱。在幼儿说的过程中,出示节奏带领幼儿用动作用声音表现出来。
xxxx∣xxxx∣xxxx∣马跑
xxxx∣xx∣x─∣火车进站
4.歌曲:《大雨小雨》
(1)放录音启发幼儿回忆下雨时的情景,并让幼儿学一学大雨小雨的声音。
(2)老师范唱全曲,幼儿欣赏,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3)利用整体都唱的方法,重点辅导幼儿唱不准的句子,吐字要清楚,要唱出强弱的变化。
(4)老师和幼儿分角色唱。
(5)老师再次范唱,幼儿欣赏,用声音大小的变化来表现大雨小雨,把歌曲唱的生动,即富于艺术表现,幼儿可随着音量的大小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如:强音时拍手,跺脚,弱音时可拍腿,拍肩。
5.节奏乐《小号手之歌》
(1)听音乐让幼儿练习拍的节奏、强弱。
(2)教给幼儿正确使用各种乐器。
(3)幼儿自选各种乐器为乐曲伴奏。
注:拍手一铃鼓、响板、小铃、沙球;
脚一钗,由老师打或能力强的幼儿。
幼儿学习时先分部,后集体,鼓励幼儿按音乐的节拍大胆的敲打乐器。
6.音乐游戏:(抢椅子)
游戏玩法:全体幼儿每人一把椅子在圈上坐好,圈里也有一名幼儿坐在椅子上。
游戏开始,幼儿都在椅子上面坐好,曲一:中间幼儿蹲,外圈站,反复几次后到里圈幼儿到外圈的任一位置上全体幼儿侧转身。曲二:听音乐双手叉腰脚做小碎步顺圈走,当音乐突然停止时,所有的幼儿马上抢外圈的椅子,只有一名幼儿没有抢到(受罚),也可让他表演节目或当中间人,游戏重新开始。
中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积累一定的音乐语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动作、打击乐伴奏,感受乐曲的结构、性质及乐曲所蕴藏的内涵。
2.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激发幼儿在尝试活动中提高对音乐欣赏的兴趣。
3.培养幼儿热爱、尊重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录音机一台、乐曲磁带几盒、画有“小鸟爱妈妈”幻灯片若干幅、打击乐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幼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进入活动室,根据不同音乐,尝试创编短小的问候曲,激发幼儿对尝试活动的兴趣。师:看,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小树林里,这儿有好多朋友在欢迎我们,听,谁在向我们问好!(鼓励幼儿多编几句)例:出示小鸟头饰,放鸟儿叫录音,幼儿唱歌。
二、欣赏音乐《小鸟爱妈妈》
师:小树林是鸟儿们的家,鸟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养育小鸟,小鸟也像小朋友们一样很爱自己的妈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曲子,说的就是小鸟爱妈妈的事。
1.幼儿完整听乐曲,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引导幼儿尝试语言或动作,描述听了音乐后的初步感受。;本文师: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可以随音乐自己编动作,注意听完后告诉老师,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小鸟和它的妈妈好像在于什么?
2.结合观看幻灯,再一次欣赏乐曲。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由三段体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语言描述,结合动作表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
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小鸟和鸟妈妈在小树林里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样照顾生病的妈妈。
小结:这段音乐平稳、低沉,讲的是鸟妈妈病了,小鸟细心照料、关心妈妈。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这段音乐听了后有什么感觉,我们用动作把你好像看到的事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优美抒情,鸟妈妈恢复了健康,带着小鸟在树林里又过起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3.尝试用动作,巩固对乐曲的乐段、乐句的认识,尝试用乐器演奏。
(1)师:请大家为乐曲编几个动作,每段音乐编一个动作,第一段每句在重拍上拍一下手,表示鸟儿们在小树林里快乐地生活着;第二段用手指做小鸟嘴,拍一下手,表示捉虫子喂妈妈;第三段一小节音乐做一个鸟儿飞落动作,表示鸟妈妈恢复了健康。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要用打击乐器为这首乐曲伴奏了,想一想每一段音乐用什么乐器演奏最合适。
三、第四个尝试活动,即兴舞蹈《小乌爱妈妈》
师:小鸟多爱妈妈呀,我们小朋友也像小鸟一样爱妈妈,我们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我们已经长大了,您歇会儿吧!请大家跟着音乐把自己会做的事表演出来。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中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体验歌曲中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
2.愿意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他人的关心。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哭泣的纸娃娃”动图;《纸娃娃》歌曲音频及图片。
纸面教具:《纸娃娃一家》。
材料准备: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动图让幼儿猜测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图片上有什么?
这个小朋友是个纸做的小娃娃,猜猜纸娃娃为什么哭泣呢?
二播放音频图片体验歌曲中关心同情纸娃娃的情感
纸娃娃好伤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听歌找答案。
歌曲里是什么季节?你怎么知道的?
三出示纸面教具鼓励幼儿为纸娃娃添画幸福的一家
1.发放纸面教具《纸娃娃一家》及绘画材料,鼓励幼儿作画。
2.组织幼儿分享画作。
中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2、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3、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教学CD。
活动过程
1、学唱歌曲第一段。
教师:秋天里,小树叶飘下来了,那么到了冬天,谁会从天上飘下来呢?到底是不是呀?我们来听一听。(教师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是谁来了呀?原来,真的是小雪花唱着歌儿飘下来了,那小雪花飘到了哪里?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教师:小雪花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示图谱"窗户""沙沙沙")教师:(教师揭示图谱"问号")咦?这是什么?它表示什么意思?有谁听到歌曲里是怎么提问的?(幼儿回答后,教师指着图谱清唱第一段第一句)教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唱出来吧!
教师:那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它飘下又是要告诉我们什么的呢?这些答案也藏在了这些白纸后面的图画里,请你们再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找一找答案,如果说对了,就能把这些小图片叫出来了。(教师再次完整清唱歌曲第一段)教师:听清楚了吗?小雪花是怎么回答的呢?(教师根据幼儿回答,边唱第一段第二句边揭示图谱"雪花")教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次小雪花吧,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教师:你们这些小雪花唱得可真好呀!那哪一片小雪花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飘下来的?(教师在幼儿回答好后揭示图谱"↓")教师:你能唱出来吗?那听黄老师这片大雪花来唱一唱吧。(教师清唱第一段第三句歌词)教师:小雪花们,你们听到了吗?我是怎么唱的?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小雪花告诉我们冬天来到了,"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教师清唱第一段第四句歌词,并揭示图谱"冬天")幼儿看图谱,尝试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2.幼儿尝试在第一段的基础上填编第二段部分歌词,学唱第二段。
教师:其实这首歌曲还有第二段呢,郑老师也把它们画成了一幅一幅的小图片,请你们看看他们与第一段的小图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帮助引导幼儿找出不同之处。幼儿每找出一处不同,就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唱前半句,幼儿填编不一样的后半句。
教师总结:原来第二段中是小雨滴来了,到了春天,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天上会下小雨来,"沙沙沙沙沙"变成了"嘀嘀嘀滴嗒","飘下来"变成"落下来","冬天来到了"变成了"春天来到了"。
幼儿尝试跟音乐完整演唱第二段。
教师:刚才我们在唱第一段的时候配上了好听的音乐,这一次,我们把第二段也配上音乐来唱一遍,一定也非常好听。
活动延伸在幼儿已经熟悉歌曲以后,鼓励幼儿创编表现雪花和雨滴的舞蹈动作。
活动反思:
《雪花和雨滴》是一首旋律优美、节奏欢快的乐曲,歌曲中包含了两个季节的明显的特征,一个是冬天的雪花、一个是春天的雨滴,而这两种现象也都是幼儿最喜欢的。因为冬天的雪花飞舞,幼儿能够想象出推雪人、打雪仗的场景、春天的雨滴幼儿又能够描绘出下雨天踩雨嬉闹的欢快心情,因此这首歌曲幼儿学起来就不是很难。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对音乐经验的积累,又特别喜欢音乐游戏,他们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并积极参与到音乐游戏中,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中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 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激发幼儿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2、 能够协调舒展的甩动绸带,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
3、 初步学习秧歌十字步,掌握其基本动作技能。
活动准备:
每人两条红绸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教师:新年快到了,我们怎样庆祝呢?
请幼儿欣赏音乐,自由跟着音乐跳舞
二、 展开
1、 教师:你们想不想看老师也来跳舞?
2、 教师示范舞蹈
你喜欢老师的舞蹈吗? 为什么?
刚才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红绸子)
这个舞蹈的名字就是"大红绸子甩起来"
3、 教师讲解秧歌十字步:
第一拍,左脚向右跨一步
第二拍,右脚经左脚的右侧向前跨一步
第三拍,左脚向左侧横拉一步
第四拍,右脚退后一步
4、 幼儿根据节拍练习,熟练掌握后,听音乐表演。
5、 加上舞蹈的上肢动作一起表演,要求幼儿协调舒展的甩动绸带。
三、结束
请幼儿将舞蹈表演给其他班的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