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的教案
【推荐】语文的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的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的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观察图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图片,你们看课件上出示的是什么?见过它们吗?仔细的观察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各有什么特点?
2、大家回答的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课文
1、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听课文的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个故事好听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老师小结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讨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陶罐和铁罐它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又是怎样发生的呢?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a、铁罐为什么会瞧不起陶罐?
b、什么叫做“奚落”?
2、铁罐用了哪些话来数说陶罐的呢?现在就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2-9)自然段
3、读完了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那么从对话中你看出了它们各自的什么特点呢?
铁罐:傲慢、狂妄、目中无人
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4、现在我们就把它们的这些性格特征带入到句子中来:
a、请两位同学模仿陶罐和铁罐读出其傲慢、谦虚的语气
b、铁罐除了傲慢还有什么样的态度?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轻蔑)
C、思考:陶罐在面对铁罐的轻蔑时内心是怎么想的?
5、陶罐的宽容平和是否感化了铁罐呢?此时铁罐的态度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恼怒)
6、陶罐在面对铁罐越来越傲慢无理的数说是内心又是怎么想的呢?
7、分角色朗读
四、探究总结。
1、时间在不停的流逝,许多年后的陶罐到底碎了吗?它们各自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请大家朗读(10-17)自然段
陶罐: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氧化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读出高兴、惊讶的语气。
3、面对许多年前傲慢无理的铁罐,今天当人们挖掘出自己时,陶罐又是怎样面对铁罐的呢?
4、从陶罐的这句话中我们又能体会到陶罐的什么品质呢?
(不计较、善良、友好、宽容)
5、文章第15自然段中说:"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为什么陶罐被当作了无价之宝?仅仅是因为它价值连城吗?(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探究其品质
6、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它们说,假如陶罐和铁罐就出现在了我们的课堂你想给他们说些什么呢?
7、谈收获
8、不明白的地方
9、课外作业: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了解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能正确、流利地读出字词,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读准生字、词语,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下面播放一段录像,你一定要瞪大眼睛认真看,看完之后告诉我: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1——2人说)
(播放视频:)
1、最后定格在一个画面上,(指导观察画面上人们的表情)
2、教师小结:说得真好!人们载歌载舞,唱啊、笑啊,都在庆祝节日。
3、(马上出示课题)这两个字你们一定认识吧?谁能读准?(表扬:“庆”字可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啊,老师没教你们就会读了。看来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还真强。)
9、齐读——课件出示“庆”的注音。指名读:拼音——字——词
10、指导记住“庆”字
(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庆”字呢?发散思维——指名2人说)
预设:“庆”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外边是广字旁,里边是大;
联系“床”记住“庆”;
二、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欢庆)
“欢庆”两个字我们认识了,可是怎么写呢?仔细观察,要想写好这两个字,应该注意哪一笔?(指名2——3人说)
教师再次强调:(“欢”字左边的“又”第二笔要写成点;“庆”外面的“广”字横不要太长;“大”的撇是竖撇,竖撇要沿着田字格的竖中线向下写,穿过横中线,到下面再向左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边写边说笔顺,重点笔画红笔标出
3、学生先在书上描红,再写2个。(教师相机强调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
4、再读欢庆,拓展理解
教师过渡语: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人们欢庆国庆节的录像,除了国庆节之外,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两张欢庆的图片。
5、出示第一张图片:快看,这是什么场面呀?(六一儿童节的场面)你能用上“欢庆”说一句话吗?
出示第二张图片:再来看,这是什么场面呀?(上海世博会开幕的场面)你还能用上“欢庆”说一句话吗?
三、朗读课文,集中识字
1、教师过度:刚才我们看的录像和图片都是欢庆的场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题目就叫——欢庆。(板书,齐读课题)
2、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想一想欢庆的是哪个节日?(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结合书下的拼音读一读,还读不准,就用圆圈把它圈出来)
3、谁来说一说,欢庆的是哪个节日呀?你是从哪句话读出来的?
(全班齐读课文最后两行)
指导朗读:提高声音读“十月一日”,然后放慢速度,深情地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听到有些同学的读音不准,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认真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课件出示课文内容,带拼音)
(请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样子再读一遍)
5、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行,指名读。
想一想,首先为祖国妈妈献上生日礼物的是谁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田野课件变蓝色)
6、快看!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宝宝跳出来了!(课件“献”字变红色)
(1)谁能读准这个字?(指名1——2人读)
(2)你能给“献”字组词吗?(指名组词)
(3)请你从刚才同学们组的词语中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说一句话。
7、大家看:田野无私地把金黄的果实献给祖国妈妈,多美的画面呀!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画面)
8、指导朗读:朗读要有节奏,要学会自然停顿: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而且“的”字要读得又轻又短。
9、学生练习读。
10、还有谁也为祖国妈妈献上了生日礼物呀?(指名说,教师相机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课件变蓝色。)
11、朗读练习:
(1)、师生合作,分小组读。师读第一行,学生分别读二、三、四行)
(2)下面就让我们借助拼音,把整篇课文读一读,看谁每个字都能读得很准。(自由练习,然后指名1人读)
(3)、你能直接读出这些词语吗?(带拼音开火车读)
(4)、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还读出这些词语吗?(再开一列火车读)
(5)哎呀,这课的生字宝宝可太调皮了,它们离开了课文,快来看一看,你还能认识它吗?谁能读出它来并且给它组词。(指名读)
(6)单字认读:出示7个字,指名读一读。
(7)教师过度:这7个字中“献”和“庆”字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来看剩下的这五个字(课件出示)
12、集中识字
(1)“帜、洁、亿”这三个字有共同的规律,谁发现了?
预设: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都是形声字,一部分表示意思,一部分表示读音。
(拓展1:那谁能说说:“洁”字为什么要用三点水旁啊?你还知道哪些带有三点水旁的字?)
(拓展2:“亿”字是单立人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单立人旁的字?)
教师小结:你们看,这些汉字多有意思呀!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一下子就记住了三个字。哪三个字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好办法记字啦!
(2)学习“奏”字:平舌音,读得时候要读清楚。指名读。
(3)曲:乐曲的曲,也是歌曲的曲。(课件出示两个词语)同学们齐读。
四、巩固练习
1、教师导语:刚上课的时候,我们通过阅读知道了上海世博会开幕的消息。同学们想去看看吗?可是要想顺利到达上海世博园,我们必须要通过生字宝宝给我们设置的障碍,怎么样?一起来挑战吧!
2、课件出示,读词过关。
3、多可爱的生字宝宝呀!还放烟花为我们欢庆。为了表示感谢,咱们读一首小试送给它们吧:
汉族小朋友描绘鲜红的旗帜,
藏族小朋友献上洁白的哈达,
蒙古族小朋友奏起欢快的赛马曲,
亿万少年儿童为祖国欢庆。
4、同学们真不简单呀!这些字你们全都读对了!好,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打开书,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教师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我们继续保持良好状态,再来学习写两个字。
2、观察:亿洁(指名读)
3、要想写好这两字,要注意哪一笔?(“亿”右边地“乙”要尽量向左倾斜,“洁”右边的“吉”上面是”士“,不要写成”土”,这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
4、指名说一说笔顺。
5、先描红一个,再写2个。
6、同学评价,推荐写得好的,实物投影。不好的进行修改,再写一个。
7、教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下课。
语文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诵。
4.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搜集有关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生交流:韩愈:早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
2.出示句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开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1)指名朗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黄绿眉眼”:课文用了拟人手法,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
(3)齐读句子
3.这幅艳丽的春意图,有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男女生读
4.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1)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从文中找出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2.交流反馈:
(1)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泼可爱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区分:拂——佛 泼——拨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2)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活泼可爱、伶俐可爱、灵巧、轻快、俊俏……)
(3)重点交流: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一)了解燕子的外形,体会它的“活泼可爱”。
(1)轻声读第一节,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交流、板书:活泼可爱
(3)“凑”是什么意思?“凑成”能否换成“组成”?
“凑”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几个部分合起来。“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4)小结:燕子外形描写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
指导感情朗读。
(二)从燕子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体会小燕子的轻快灵活。
1.小燕子长得活泼可爱,它们飞行和停歇时的姿态也十分优雅。
2.自由读课文,先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同桌讨论。
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着它剪刀似的尾巴,( )着身子在天空里( )过。还有几只( )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 )了一下水面。
有几对燕子( )倦了,( )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3.交流第一个填空。
(1)重点指导:“掠”。“掠”能换成“飞”吗?(掠——轻轻擦过的意思,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板书:轻快灵活
(2)指名朗读第3节,想一想,还有从哪里体现出燕子的轻快灵活?
(3)感情朗读课文第3节。
4.交流第二个填空。
(1)重点指导:“落”。指名读第4节,文中的“落”能与后面的“停”交换吗?(“落”既展现了燕子动态的美,又写出了燕子的轻快灵活。)
(2)齐读第4节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蓝的填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1)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什么比作什么?(把细线比作五线谱,燕子比作音符。)
(2)燕子正待演奏的将会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读课文3、4节。
四、总结全文、理解感悟
1.齐读全文,师总结: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2.练习: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文背诵。
(2)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抓住他的外形特点,用“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写下来。
板书:
外形 活泼可爱
1.燕子 飞行 轻快灵活
停歇
教学效果反馈: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课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歇息时与春天景色互相映衬的美丽画面。文中把燕子落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线谱,学生较难理解。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燕子飞倦了怎样休息?启发学生想象:对照一下插图,再闭上眼想象,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杆上的燕子变成了什么?那几根电线呢?书上哪个词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谁能把它画出来?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先画了几根若有若无的细线,又在细线上画了几个小黑点。我随手在画上添了几根线,把学生画的小黑点连成了一组五线谱。问:“这像什么?几只燕子变成什么了?”仔细读读句子,品味一下,联系刚才想到的,又能体会到什么?再闭上眼睛,把烂漫无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时的情景联系起来,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使学生直观的理解了燕子的静态美。
在课后做的练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课内容,少数同学“谱”字写错。
语文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语文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见闻。
德育目标:
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自由朗读,自主预习。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板书课题)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按常规或按要求自读自学:把课文读两三遍,读通读顺;认读生字,找出生词,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2、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雨贯而出、气喘吁吁”等。
小黑板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争先恐后欲出又止若无其事见死不救
鱼贯而出愚不可及气喘吁吁响彻云霄
3、指名或推荐学生逐段朗读全文,检查是否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并多读几遍。
4、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自然之道”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的表演,范写“啄”字。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废”,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小组再说一说。
4、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两遍。
课堂小结,完成练习
四、自主读课文,遍数自定,抄写生字新词。
语文的教案6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2、质疑课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观’;际和观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A、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来。)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师适时点评: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过渡: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
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大话是什么话?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
2、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
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交流:“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
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而诚恳的语气。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生交流,通过交流理解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我们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信、抬、蛙”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答”上下结构 。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五、拓展。
想想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语文的教案7
一、整体感知
同学们初读课文后,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大意。现在请大家细读“自读提示”,并与你刚才读课文后的初步感知比较一下,看是否有共同之处。然后想一想,这段提示能给你理解课文以什么启示。
(解说:本文“提示”中的第一句很有必要让学生细心去读,读完它,学生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应该能体会出本文的结构布局“从……写起,引出……”,“春的使者”“杰出的歌唱家”这两个偏正短语实际上道出了莺的特征。再读“提示”的后半句“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从这句话中学生能明白本文是用形象生动的笔调向我们介绍莺。)
二、阅读体会
再放声把课文读一遍,体会语言的“生动优美”所在,明白那幅“莺歌燕舞图”。
(解说: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目的就很明确了,除再次感知课文外,重点是品味语言之优美,描绘之生动。)
三、概括段意
结合课后练习一的要求,试概括课文每一段的大意。要求每个人先自己概括,然后同桌互相交流意见,各自取长补短。
(解说:这种把分析、概括的思维变成语言表述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的独立创造。每个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有没有对文学的穿透力,张口就能得到验证。)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举手作答。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读文字入手来概括大意,要给每位同学一个清晰的分析理解的思路及明确的答案。
(段意略)
四、讨论分析
在以上分析概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的问答。
①莺有哪些特性?
明确:活跃、灵巧、轻盈、好动,富有感情,叫声中透出喜悦,玩耍中隐藏爱情(练习中要求用书上的词语概括),这些就是莺所有的特性,课文也是抓住这些特性向我们介绍莺的。
(解说:回答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把课文齐声朗读一遍,从读中再次品味作者怎样介绍莺,主要介绍了莺的哪些特性。课文第2段要重点读,并引导学生揣摩莺“惹人喜爱”的原因。教师这样引导同学读、再读、揣摩,实际上是在给学生领会课文主要内容以正确的思路,也是在教学生怎样分析,怎样学习。)
②莺的特性中最突出的特性是什么?
明确:活跃、爱唱歌是莺的最主要特性。
(解说:从莺的特性中筛选出其最主要的特性,需要教师再引导、再启发,细致地从文章中的文字中找出解答。如让学生体会“布满”“到处”“不停地”“总是”“又……又”等词的意思,再琢磨文章结尾一段的意思。)
五、巩固、拓展
在以上分析、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读读“自读提示”,旨在进一步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说:温故而知新。再读提示中的语句,是想让学生有“知新”之感。)
请同学们谈谈学了《莺》一课的感受,感想。
(解说:学生从任何一个角度谈都可以,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可适当点拨,从了解莺,喜爱莺,进而衍生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意识等。)
语文的教案8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体会作者借助野草的力量表达积极的抗日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文章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
教法学法
采用读——划——悟——说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依托和补充材料,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引导学生深层次的阅读。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带着植物种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样既让学生回忆了课文内容,又明确了作者的观点:一粒种子显示出来的力简直可以超越一切。
二、引导自学
1、自学指导
(1)分析事例,理解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了解小草的生长过程。
(3)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4)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2、展开自学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向别人求教等学习方式,按照自学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三、交流精讲
1、问题: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种子的力非常大的?引导学生抓住“可以分开人的头盖骨”和“在石块瓦砾中顽强的生存的小草”这两个事例,体会种子那超越一切的力。
2、引导学生细读悟理,通过让学生划一划、读一读、想一想、谈一谈的方式,引导他们抓住段落里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体会顽强的生命力,并借助小草的生长过程理解“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的表层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
4、深入理解野草的内涵,感悟本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引导学生品读悟情,
问题:“作者笔下的小草只是自然界那普通的野草吗?”让学生对照写作背景自己品读课文,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上。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生命的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情诵读。
5、理解文章内涵,学习写作方法。
通过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小草的力量这一问题,总结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教给学生一种新的写作方法——隐喻,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学习使用,以提高自己文章的内涵。
四、精练点评
【通过完成一定量的梯度练习题目以达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野草给自己的启示,再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具有野草精神的人,从中受到教育,汲取力量。
语文的教案9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录音磁带、投影片
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录音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
2、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
3、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吸收和积累范文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
三、讲究学法贵在探究
新课程标准强调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者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未知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本课我准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为学生营造能够让他们都愿意积极参与,都能自主选择的开放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而充分的学习活动中生成能力,提高素质。
四、巧设程序步入意境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
第一课时:揭示课题,初读,整体感知全文,细读精思,突破教学重点。随课文进行分散识字。
第二课时:品读感悟,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我主要说一下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借助媒体步入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听本文录音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出示图,导入课文。
[此环节设计说明: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利用电教媒体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用它导入新课,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语境”,从而丰富和拓展了学生阅读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二、增加密度开阔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让学生根据要求自由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第一小节(出示图)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看图向我们介绍这种植物?
(2)引导读第一自然段。
(3)相机出示词语:绒球降落伞,学习生字。
[此环节设计说明:设计自读、展示、交流这几个过程,教师就充分地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带着问题积极探究,用心地品位、揣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自我感悟、讨论中自主学习。学生自我探索知识,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灵气与悟性,营造了一种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生探究知识、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得到了激活。]
3、学习第二小节
可爱的降落伞们究竟会飘落到哪里去呢?我们继续读课文。
(1)在学生反复读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读懂了什么?
(2)然后指导朗读。突出:别也不要只有……才……等词。
4、学习第三小节
(1)听了太阳公公的嘱咐,小降落伞齐声答到:……(引读第一句)
(2)绝大部分的种子听了太阳公公的话,到泥土中去生长了。可是,有两颗小种子却不这样想。请大家继续读课文。采用分角色比赛读的方法进行教学。
[第2、3自然段设计说明:第2、3自然段是故事的发展,是全文的重要,教学设计遵循“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老师“导”而不“牵”,没有过多的提问和讲述,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抓着蕴涵丰富形象的重点词语,适当点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知识的容量和密度,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感知、感受、感悟”三个层次逐层推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探究知识。始终引导学生抓着课文的重点词句,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反复读、仔细品、认真想中获得新知。]
5、学习第四小节
过渡:种子的选择不同,它们的结果怎么样呢?
(1)自由读,画出表示不同结果的词。
(2)根据回答补充板书。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此环节设计说明:从读通阶段的整体到读懂阶段的部分回到整体,将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融合贯通,进一步“入境悟情”,感悟会之于心,诵读出之于口,心口相应,增强阅读效果。]
三、激活想象丰富说话内容
1、你愿意把介绍给别人听吗?
2、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读后的收获告诉家长。
[此环节设计说明: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表象再现,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学生自然地丰富了说话的内容。这种把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巧妙的结合在一起的方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适宜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复述了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蒲公英的种子给我们带来一些词语。出示本课生词,指名读,适当谈一些自己的理解。
2、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自选生字,从结构、笔顺、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3、学生进行部分字的描红练习。
语文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绝、迟、江、泥、燕”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重点:
1.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1课时
授课时间: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描述:同学们,你们看,春天悄悄地来了,江山显得格外秀美,春风吹拂,送来了花草的香味。泥土酥软,燕子双双飞来飞去,那边暖和的沙滩上,一对一对的鸳鸯静睡不动。唐代诗人杜甫欣赏着这迷人的春色,提笔写了一首的诗篇《绝句》。
2.板书课题:绝句,认读生字“绝”。
二、自读古诗,认识生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
2.在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要求会认的字作记号。
3.同桌合作,互相认读生字。
4.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三、借助画面,感悟朗读
1.春天是多么美好呀,让我们再一次随着诗人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用眼睛、用鼻子、用耳朵、用心去感受一番吧!
(1)出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图文,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什么?
(2)请结合画面,再读读第一、二行诗。学生自由读,师重点引导学生读出江山的美和春风吹来时阵阵花香的舒畅感觉。
(3)学生练读,再指名读,齐读。
1.出示“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看到了什么。该怎么样读好这两行诗?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面上的景象,并自主尝试朗读第3、4行诗句,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形式朗读第3、4行诗,师生共同评价。
1.同学们读得可真美啊!老师也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行吗?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
四、熟读古诗,背诵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诵读比赛,同学们练一练,还可以给诗配上动作。
2.分小组表演。
3.师生评议。
五、拓展训练,课外延伸
1.我会背:你还会背诵杜甫的其他古诗吗?
2.我会找:找其他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3.我会画:我心中的春天。
板书设计:
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语文的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竹石》。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在对比阅读中发现两首古诗的异同。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背诵《马诗》《石灰吟》。
2.学习《竹石》。
出示一组竹子的图片:你积累了哪些描写竹子的古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就和竹子有关。(课件出示古诗)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画题写的。(板书课题:竹石)
3.教师范读。
提醒学生听清字音,感受节奏。
(二)依法学诗,检查反馈
1.回顾方法。
自读诗句→理解诗意(借助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等)→体会诗境(结合相关资料)说诗意→读诗悟情。
2.依法自学《竹石》。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重点部分指导:
(1)借助课文插图,抓住“破岩”“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坚定态势,从中感受在岩石中生长的竹子不屈不挠的精神。
(2)补充诗人生平,了解诗人的坎坷经历,体会诗人与竹子同样经受着“东西南北风”的“千磨万击”,但仍然具有“咬定青山”的坚定意志。
资料补充:《竹石》是一幅清雅的画,更是一首坚定的诗。作者郑燮,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他擅长画兰和竹,为“扬州八怪”之一。
(三)拓展阅读
导语:请同学们读一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这首《题竹石画(其二)》。
1.结合注释和译文了解诗意。联系《竹石》,想一想: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学生自学→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2.小结:诗中写的是竹,而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像这样借助他物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四)对比阅读,感受表达特点
1.再读《古诗三首》,完成下表,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文章标题
代表性的景物
表达方法
情感
《马诗》
大漠燕山马
托物言志
怀才不遇报效祖国
《石灰吟》
石灰岩烈火
托物言志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竹石》
竹
借物喻人
立场坚定决不动摇
2.思考这三首诗的表达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3.小结:在《古诗三首》中,三位诗人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虽然三首诗中描写的景物各不相同,但诗人通过细致观察,均借助景物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每首诗前两句都以写景为主,后两句以抒情为主。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委婉表明自己的志向,表达巧妙,也更富有感染力。
三、板书设计
竹石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语文的教案1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二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三德语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
二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 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⑴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⑵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⑶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⑷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⑴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⑶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⑸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⑴朗读全文。
⑵背诵2、3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⑷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作业布置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桥长
雄伟
桥宽
没有桥墩
赵州桥 坚固 一个大桥洞 创举 既……又……
4个小桥洞
有的
美观 精美图案 有的 所有的真像活了一样
还有的
语文的教案13
教材分析:
《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童话。这篇作品从形象塑造上来说,非常简单,全篇只有一个形象“蚂蚁”,而且发生在这个形象身上的故事也非常简单: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其中的花采了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被夹得扁扁的,像书本里的一个小字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情节,因为作家的构思非常巧妙,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把偶然的事件变成了必然的故事。“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是一种十分灵动的生命的力量的冲击,是一种想象力的张扬。正是有了这种独特的“气息”,书本里的故事才因为有了“小蚂蚁”而变得丰富多彩,变得神奇迷人。
- 1腊八节绘本教案范文(精选18篇)
- 2中班社会腊八节教案模板(精选11篇)
- 3大班社会《腊八节》教案(通用17篇)
- 4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小小塑料袋》(通用7篇)
- 5幼儿园幼儿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区分上下》含反思(精选5篇)
- 6幼儿园大班社会迎元旦教案模板(通用23篇)
- 7中班数学活动《认识梯形》教案(精选21篇)
- 8关于行为习惯主题班会的教案10篇
- 9幼儿园大班腊八蒜教案模板(通用14篇)
- 10预防艾滋病教育小学班会教案(精选13篇)
- 11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小白兔运萝卜》含反思
- 12大班向日葵美术教案(精选17篇)
- 13中班语言活动:《树真好》教案 (精选12篇)
- 14大班优质数学教案《管子变形闯关》(通用10篇)
- 15大班健康课健康过春天教案(精选10篇)
- 16大班美术水墨画教案:可爱的熊猫(通用7篇)
- 17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礼貌歌》(精选7篇)
- 18关于防诈骗安全教育教案范文(通用14篇)
- 19小学生防止意外伤害安全教育课教案(通用10篇)
- 20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新朋友》(精选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