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集锦5篇
精选语文教案集锦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迷、灿、烂、固”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灿、烂”等5个生字,积累“迷人、灿烂”等词语。能主动地运用“去部首”“加部首”“换部首”等认识合体字的方法识记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通过学习,使学生热爱秋天。
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介绍了哪些水果,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熟读成诵。
2、感受秋天的迷人之处,树立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工具: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播放秋天的图片。
2、说说你眼中的秋天
出示范句:
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纷纷飘落下来。
3、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
2、反馈自读情况
(1)有侧重地交流生字
(2)指名读文,听听是否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水果呢?
(3)在文中圈出水果名称
(4)出示填空整体感知:秋天到了,山洼里的各种水果成熟了,有____ ,有_____ ,有_____ ,有____ ,有_____ ,还有____ _。
3、检查学习情况
(1)简、豆、颜(字形),诗、著、串(正音)
(2)指导书写:固、简、串
三、学习课文
1、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一种水果?找到有关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读好这些句子
2、反馈交流
(1)柿子:
①出示句子
②读一读
③出示诗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但是作者是怎么认为的?出示“然而……”,理解“逊色”
⑤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2)苹果
①出示句子读一读
②作者笔下的苹果有什么特点?
③积累句子
(3)山楂
①出示句子
②理解“缀满、玛瑙”
③读一读
(4)葡萄
①出示句子
②分别抓住什么特点?
③理解“晶莹透明”
④师生配合读句
3、有感情地读好第4小节
四、尾声
1、出示第1节,读一读
2、复习词语
3、你觉得秋天是怎么样的?自己动笔画一画。
4、介绍自己喜欢的水果
我喜欢___ ,因为_____ 。
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_______。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首儿童诗,以孩子的口吻写成。诗歌表现新时代少年儿童喜爱科学、富于想象的特点。本诗通过对“我”奇思妙想的描写表达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大胆畅想未来,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从小学科学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本领,将来才能为祖国作贡献。
1、运用过去与现在对比的写法,说明时代不同。
2、词语优美,想象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
此写作方法在段落中的体现 诗歌的第3、4节针对第2节中父母儿时所爱,说“我”的所爱,进行对比,感到时代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
易考点
1、朝多音字、乘与潜字的正音。
2、默写课文。
3、进行词语搭配。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对科学产生兴趣。
2.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愿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想象的美好,并且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奇思妙想。
教学难点:感悟“我”的想象是“科学的种子”,且种子已萌发。
重点环节的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1、比较爸爸妈妈与我的做法体会时代的变化
2、想象,以读代讲。
3、抓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本课学生掌握的阅读或写作方法 比较阅读体会重点语句。
仿写点 将你的奇思妙想写在练笔本上。(分层要求)
A写一、二句话,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B写一、二小节,语句要通顺,写后多读几遍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快速读课文,回答,能够把课文度正确、流利(整体感知课文,按要求回答)
(我是一个爱奇思妙想的孩子,胆子大的孩子)
板书:奇思妙想
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为什么说我爱奇思妙想,妈妈为什么说我胆子大?
1)读一读课文,画一画相关的语句。
2)认真读一读自己画的语句,想一想这些语句的意思。
指名读一读画出的语句。
3)引导学生将3、4两节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加以比较。
2.引导学生重点体会3、4小节,体会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与爸爸妈妈小时侯的情况进行比较?在体会中学习重点句子。
1)“乘飞船探访天涯”、“潜入富饶的大海”在爸爸、妈妈的眼睛里为什么是“奇思妙想、胆子很大”?你能不能说说他们的理由?
2)引导学生用换位思维的方式去感悟。
读出自己的体会。
指名有感情朗读,评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3)有感情齐读3、4节。提问:知道了小作者的奇思妙想,你是不是也有过奇思妙想?这是不是你心田之中科学的种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说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今天的“奇思妙想”在明天就会“梦想成真”,引导学生可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
引读:小作者种下的科学种子已经萌发了,快去读读。
自由读5、6小节。
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进一步熟读课文,并练习背诵。
1、说一说每一小节讲了什么内容,共有几句话,指导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练习把每一节的内容连起来进行背诵。
2、同桌互相帮助,互相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先背诵下来。
会背的同学背给大家听。
3、选做:或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或自由发表学完课文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四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儿童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孩子们就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红花、万紫千红……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理念: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大自然的热爱,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师生交叉读。
2.生生交叉读。
3.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在创新中巩固练习。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请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小组交流。
2.上台展示。
3.说说课文中两幅该用上哪个词语?
二、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欢大自然的心情)
1.个别。
2.开小火车。
3.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读读课文中的对对子。
2.分组自编对对子。
3.反馈。
例:春对夏,例:上对下,
秋对冬,后对前,
白云对红日,天涯对海角,
新月对彩虹。南北对东西。
四、练习写字。
1.认一认。(观察“描一描,写一写”)
2.说一说。(我会写的字)
3.练一练。(上台展示)
4.评一评。(优秀作业)
五、作业延伸。
每人收集对对子,存放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
2、让显示懂得在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个人利益。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让学明白李丹为什么没有去看马戏而是去了敬老院。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失信于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有关于讲信用的故事。
1、让学生汇***合作学习的结果。
2、师生共同评出合作小名星。
3、放课文内容的录音让学生试着朗读。
4、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5、合作学习,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6、小组合作读课文。
二、教学认读生字
1、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让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找出你喜欢的字,想办法记住它。
4、小组汇***记字的方法。
5、给生字口头组词。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说说你在生活中哪里见过这个字?
2、学生想的记字的办法。
3、提醒学生注意这几个字,“期、盼、集”不要多一横,也不要少一横。
4、学生说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个字?
5、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哪个字?
6、给生字组词。练习书写。
四、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通过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生字
期 李 铃 张 盼 慈 祥 集 合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找出你喜欢的办法读一读。
4、学生之间互评。
二、重点部分理解
1、设置问题:马戏大家喜欢看吗?
2、李丹为什么不去看自己喜欢看的马戏,而去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节目?
3、小组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4、说说自己的`看法。
三、扩展活动
1、
2、让学生懂得不能失信于人,这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3、你觉的李丹做的对吗?如果是你,你准备怎么做?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这类事情会怎么做?
四、再读课文
1、学生的朗读和表演情况。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我必须去
不能失信于人
学会做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口语交际:他们应该怎么做?
2、学写请假条。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分四人小组讨论他们应该怎么做?
2、抽生汇***,并说一说为什么应该这样做?
二、学写请假条。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冬冬写给老师的留言条,仔细观察格式,说一说写请假条需要注意些什么。
2、抽生说格式,师板书。
3、请小朋友说一说写请假条包含了哪些内容?
4、练习写请假条。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主识字,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京剧是我们中国的艺术国粹,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位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板书课题:梅兰芳。
2、出示梅兰芳的头像,简介梅兰芳。
(著名京剧大师,江苏泰州人。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应该停顿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拜师学艺唱戏的料子没有动摇飞翔的鸽子
勤学苦练世界闻名游动的鱼儿紧盯注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A指名分节朗读,评议,正音。
B男女生分节朗读。
C齐读课文。
3、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的故事。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兰、芳、艺、紧、或、者、注、视、灵、活”
指名认读,注音。
2、找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的字。
“兰、芳、艺、紧、或、者、灵”
(1)交流识记的方法
(2)交流书写时的注意点
3、师范写,生书空
兰:三横间的关系要注意,中间一横最短,最后一横长而稳当。
紧:上宽下窄。下面是“系”少一撇。
或:注意笔顺,斜钩是关键笔画,要舒展。
者:“都”的一半,“日”要写得正。
4、学生描红,完成作业。
四、作业:
1、练读生字词。
2、请读课文,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唱得很动听;双眼会说话……)
3、可梅兰芳小时侯去拜师学艺时,师傅是怎么说他的呢?
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交流(师傅说他眼睛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没有神不是唱戏的料子)
(2)谁能完成这个填空?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
“因为梅兰芳__________,所以师傅说他___________。”
先说给同桌听听——指名说
(二)“梅兰芳是怎样学艺的?”
听了师傅的话,梅兰芳是不是就打消了学戏的念头呢?
1、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谁能读好这句话?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评议(“决心”、“没有动摇”要加重语气读,以突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很大。)——一起读好这句话。
2、那么“他是怎样学艺的呢?”请同学们将第二自然段好好地读三遍,找出具体描写梅兰芳学艺的句子。找到句子后,把它有感情地读三遍,我们等会儿来个比赛,看谁找的准,读的棒!
3、交流“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找对了,怎么把这句话读好呢?谁有信心?指名读。
(2)评议(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常常、紧盯、注视”这几个词加重了语气读,为什么?)
谁能到上面来表演一下“紧盯、注视”
(梅兰芳选择空中之鸽,水底之鱼来训练自己的眼神,鸽在飞翔,鱼在游动,观察这些运动变化着的事物才有利于训练自己的眼力。可看的时间长了,梅兰芳的脖子酸痛,他没有停下;看的眼睛流出了泪水,他没有去休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决心呀!)
(3)再好好把这两句话读两遍,品位其中的含义。可以摇头晃脑,可以手舞足蹈。
(4)指名读(有意请两个朗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指导他们读好。)
4、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变得怎样了呀?
(“灵活起来”、“会说话了”)
板书:会说话
5、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引读第三自然段。
板书: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1)谁能给世界闻名换个词?
(“举世文明”“闻名中外”“世界有名”“驰名中外”)
(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有一个词说明梅兰芳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不容易的,你能迅速找出是哪个词吗?“终于”
(3)理解了这段话,再来读,老师相信一定能更入味了。
三、回归总结,明理。
1、梅兰芳从“眼睛没有神”到“眼睛会说话”,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证实了“勤能补拙”。
出示:“勤能补拙”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写在书上。
2、填空:学了《梅兰芳学艺》这篇课文,我知道了________。
3、让我们完整地来回味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指导生字书写。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学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三、指导书写
1、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2、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
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4、作业展示。
四、复习巩固
1、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