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6篇)

发布者:云淡风轻 时间:2024-12-26 04:50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精选6篇)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有能力的同学达到朗诵。

3、感受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体会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领略雪后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词语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第26课,想和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所学的知识吗?好,我们先来进行听写。

(1)刮起的风冷得刺骨,课文中哪个词正好表示这个意思?(凛冽)

(2)雪花飘落时又多又密,请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纷纷扬扬)

(3)注意看老师做一个动作,这又是哪个词(笼罩)

(4)最后请给“白茫茫”找个近义词(白蒙蒙)

2、核对纠正

你写对了吗?如果全对,请在边上自豪地打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奖励符号;如果有些小错误,请你赶快改正,并且记住它,老师也算你对。

3、谁能用上这些词,按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中下雪前和下雪时的景象呢?

二、学文2、3、4段

1、初读2、3、4段

(1)是啊,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会把大地妆扮成怎样的世界呢?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4自然段。读完了得做到话要说,说代的发现,说你的'感受。

(2)指名说,鼓励学生大胆说。

(3)同学们真会读课文,才读一遍,就读懂了这么多东西,了不起!那么,你是否能用一个字来说说雪后人们的心情呢?(板书:喜)

说到喜,课文中的老农和孩子们“喜”的原在相同吗?先别忙着回答,请细细地读读课文,可独立思考也可小组研究,从书中找出能说明自己看法的理由。

2、研读2、3、4自然段

学生汇报研究成果,教师随机指导。(“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a、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不同点)

研读第3段

①哪一小组先展示研究成果?你们认为老农“喜”的是什么?(课件出示老农赞雪图及俗语:“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②你真的读懂这句话了吗?好,咱们来开展一个“小博士摆擂台”的活动。(对其他同学说:)同学们,你们对这句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和管向这位小博士发问,一个字、一个词都可以,看看谁能问倒他?(“被”指什么?“三层被”说明什么?“枕着馒头睡”呢?……)

你们真的读懂这句话了,这是你们合作学习的结果,不愧为小博士。

③瑞雪兆丰年,难怪老农心头喜滋滋的,谁上台当回老农夸夸这雪?

研读第4段

①孩子们“喜”的又是什么?(显示课件)

②是呀,雪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和兴奋读读这一段,跟图中的孩子们一起来感受玩雪的快乐吧!

(b、研究老农和孩子们喜的相同点)

(1)同学们,这雪不仅给老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孩子带来玩雪的快意,还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请找第二自然段中写得最美的句子,同桌议一议,细细品一品。

(2)指名说,随机品读。

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后,并说说美在哪儿?从这句话中,你还有什么美的发现吗?(板书:红日)

②(显示课件)谁能带着这种赞美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挑战读——“小老师”领读——赛读)

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说说美在哪儿?谁还想说说自己的看法?(板书:田野群山)

②(显示课件)同学们体会得真好,请看,田野、村庄、群山……目之所及,都是雪白的一片,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壮美啊!谁能把这句话读美了、读活了?(自由读——评议读——赏读——与师赛读——齐读)

好一派壮丽的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①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象,难怪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出示课件)他为雪美而赞,为人欢而叹,(引读)好一派……,好一幅……——谁想站起来读读这句话?想读的都请站起来。

②让我们捧起课本,美美地读读第2段,边读边赏,到广阔的雪野上尽情地邀游一番吧!

③师生合作读,看板书引背这一段。

④可一个人看着画面朗诵,也可以找伙伴合作朗诵。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填空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填空,全班交流。

冬雪能(),能(),还能(),的以被人们称为瑞雪。

2、《瑞雪》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从中我们领略了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感受了瑞雪丰年的喜人气氛。文中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你可以把它摘录在练习纸上。有兴趣的同学还可在课余搜集一些关于瑞雪的诗歌、文章、歌曲及图画。

3、在这儿,老师有一首小诗送给大家,请大家合着音乐轻轻地吟诵。(课件出示)

忽然寒风冽,雪静山村夜。

江山粉玉积,丰年及时雪。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笼罩”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能按时间顺序说说下雪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按要求默读课文。

2.阅读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

难点: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三.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课件录音机课文磁带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下雪的`经过;学习第1--3自然段及生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板书:雪。你看到“雪”字会想到什么?

2.在“雪”前板书“瑞”,(完整课题)“瑞”读音(),意思()。(:吉祥,好。)字形比较:瑞()端()

3.说说题目的意思。师: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学了课文我们会更明白。

4.认真抄写“瑞雪”2遍。齐读课题。

二.了解课文大意

1.听老师朗读课文。想想这是什么地方的一场雪?为什么把这场雪叫做“瑞雪”?

2.交流:读读学生自己找出来的语句和段落。同时,利用语言环境教学部分生字。

字音:凛冽()霎()时间笼罩()分()外巍巍()三层()被枕()掷()追逐()(在括号里注上读音)

字形:凛冽、霎、巍、罩、掷、眉(各写一个)

字意:霎时间、分外、巍巍群山、眉开眼笑

3.认读生字词语。

三.自读课文

1.字词学得不错,课文能读正确吗?请大家自己大声读课文。

2.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评哪个同学读得好。

四.学习第1--3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3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指名读,并框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

昨天中午傍晚夜里今天清早

3.齐读这些词语。

4.细学第1自然段。

(1)默读第1段。这段共有几句话?请标上句序。

用“--”划出描写雪前情景的句子,用“~~~”划出描写下雪时情景的句子。读读划出的句子。

(2)第1段除了写下雪的经过,还写出了这场雪的一个特点--雪下得很大。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这一段,用“O”圈出写雪大的词。

(3)品味佳句: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a.点击课件:下雪时的景象,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霎时间、全都笼罩”。

理解:山川、田野、村庄一片白蒙蒙的景象。

b.朗读训练,读出雪“大”的语气。

c.试背这一段。

5.指名读读1--3段课文。

(1)哪几句是具体描写雪后美景的?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说说你眼前仿佛看到什么。

6.默读第3段。把第2句话改成“被字句”说说。(雪后的大地被一轮红日照得分外耀眼。)

你知道“好一幅”“好一派”的意思吗?用赞叹的语气读第4句话。

7.书面练习填空:

茫茫田野()好一派()的北国风光

巍巍群山()好一幅()的喜人图画

8.感情朗读课文。

五.作业 练习

1.填空:

( )的寒风刮起来了,( )地刮了一个下午。()的雪花从天空中()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在()的大雪之中。

2.抄写生字词语。

3.辨字组词

瑞()冽()馒()分fen( )

端()列()慢()分fen( )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4、5自然段,知道课文之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总结全文学习,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语。

2.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3.听写第3节的第3、4句话(作业 本第6题)

二.学习第4、5段

1.默读课文第4、5段。思考:为什么老农笑了?

2.点击课件,欣赏雪景,理解“瑞雪”的含义。

板书:供水“雪”杀菌保暖

3.哪个词写出了老农喜悦的心情?理解“眉开眼笑”。

4.朗读训练。

5.出示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再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6.齐读第5段。面对大雪,孩子们又是怎样的呢?用“O”圈出动作的词。

7.朗读训练。

三.总结全文

1.课文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的顺序,描写了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画面。这场雪不仅景美,而且对庄稼和人也有很多益处,所以我们叫它“瑞雪”。

2.引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填空: 一( )红日一( )雪白一( )喜人图画一( )风光

2.完成作业 本第5题和第7题.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

1.学习6个生字及部分新词,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和方法。

3.初步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部分新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幻灯片、找表示时间的词。

四、教学过程 :

(一)揭题

1.(出示课题)齐读,注意“瑞”的翘舌音。

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瑞”的意思是 。那么瑞雪呢?

2.过渡:课文是怎样描写下雪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那么写雪景的是哪几段?写人物的又是哪几段?

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文,读完后完成作业 本第7题。(请一生做在投影片上,校对、改正)看作业 本连说课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读音。

(三)回忆本单元学习提示,说说默读的要求是什么?(出示投影片)

(四)学习第1段

1.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出示活动投影片)

同桌讨论怎么整理,是按什么顺序整理出来的?(指名整理回答)

2.默读第1段,用“ ”划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

(“霎时间”表示时间很短,它是表示时间的词,但它跟其他四个词又有别。齐读“昨天中午、下午、傍晚、整整一夜”,我们都能说出它们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并有先后顺序,而“霎时间”只表示“一会儿、一瞬间”,你能说出它指的是什么时候吧?它没有先后顺序,因此不能划上)

3.引读:昨天中午,天气有什么变化?傍晚,天气又发生了变化,开始 ,大雪下了 。完成作业 本第5题的1—3格(出示小黑板)指名写,校对改正。

4.结合小黑板上的表格看看书,说说这一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男、女生分读刮风、下雪的`句子,理清刮风和下雪的关系。

5.学习第1句。

(1)自由读,用“ ”划出描写风大的词句。

(2)理解“凛冽”,“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说明风不停地刮,刮的时间 。

(3)指导朗读:语速稍慢,“凛冽”读重音。

(4)小结学习第1句的方法:读、划→理解→朗读

6.自学2、3、4句(分组)

7.检查、反馈。

(1)看板面理解“大片大片”、“纷纷扬扬”、“白蒙蒙”、“笼罩”(什么把什么罩住了)。

(2)朗读指导

在极短的时间内,山上白了,树上白了,屋子顶上白了,田野上也白了,一切都被白蒙蒙的大雪覆盖住了,这真是一场大雪啊!(读)这场雪不公大,而且下得时间也很长,从哪看出?应该怎样读?

8.齐读第1段,小结

这段话先写昨天中午刮风,刮了一个下午,再写傍晚下雪,下了整整一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9.看板书说话

请你按时间顺序说说从刮风到下雪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六、生字书写指导

扳书:

七、教后感:

本文的重点是学习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作方法。我通过整理句子、了解时间顺序,找出理解、辨析时间的词,填表格上的表示时间的词等一系列过程来落实,较好地达到了谈中学写的预期目的。同时,还充分利用板画来理解“凛冽”、“笼罩”等难词。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积累词语。理解“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3、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作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雪后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

2、理解农谚“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

生:复习《雪被子》

教学过程:

一、回顾“雪大”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23课,指课题,生齐读:瑞雪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已经知道那一场雪下得非常大。

板书:雪大

现在我们把课文第一自然段读一读,再感受一下这场大雪,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是呀,这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夜,会把大地妆扮成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二、领略“景美”

1、初读第3自然段

2、听小朋友的朗读,可以听出你们很喜爱雪景,想不想欣赏一下美丽的北国雪景?(课件展示雪后美景)

如果这时,你就在这北国茫茫的雪野中,你想说什么?

3、面对如此美景,谁都会被深深地吸引住,谁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由衷的赞叹,作者是怎样赞叹的呢?

①再读第3自然段,找句子。

②出示: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齐读、个别读

③质疑:读着读着,小朋友对这句话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反馈,“壮丽雄伟,瑞雪丰年”下划线。

4、我们在课文第3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句子能体现壮丽雄伟?板书:壮丽雄伟

(1)反馈出示:

①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

②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指两生分读句子

(2)研读第1句

自由读

个别读,理解“分外”、“耀眼”

我们来看看红日照耀下的大地,老师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

齐读,男女生各背。

(3)研读第一句

自己读读第2句,能不能感受到北国风光的壮丽雄伟?

开火车读、范读、齐读(做手势助读)

5、你们体会得真好!你看,田野、村庄、群山……都是一片雪白,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多么壮丽雄伟呀,怪不得作者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引读: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练读4个短句:师生分句读、男女生分句读、左右大组起立背。

过渡:读到这里,相信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壮丽雄伟的美丽景色了(板书:景美)那么为什么说是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呢?老师建议同学们读读第4、5自然段,自己读懂是什么人在喜?(板书:人喜)

三、感受人乐

1、自由读第4、5段

你读懂了什么在喜了吗?(老农、孩子喜)

2、出示句子: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齐读,质疑: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来回忆一下去年学过的一篇课文,可能对你们理解这句话有帮助。

3、出示《雪被子》3张幻灯片,引说。

看了这些画面,你明白了什么?理解雪对麦子的作用及农谚。

板书:瑞雪丰年

4、所以,(引读)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

谁来当当老农夸夸这雪?指名夸、齐夸

5、这一场大雪给老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让我们跟课文中的孩子们一起来感受这玩雪的快乐吧!

齐读第5自然段

小朋友,你们喜欢玩雪吗?想玩雪吗?喜欢玩雪、想玩雪的小朋友举手,比一比看谁玩得最开心。个别读,齐读

你看(出示画面),他们玩得多么开心呀,

你听(笑声)他们清脆的笑声真令人羡慕呀,

这时,你心里有什么话想说吗?

六、总结课文

1、小朋友们,陈老师和你们一样,心中也有那么多的话想说,让我们一起朗读整篇课文,再回味回味这茫茫大雪给我们带来的那种令人向往的感觉吧!

配乐齐读全文。

2、总结:

这场大雪不仅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给孩子们带来了玩雪的兴奋,还给所有的人带来了美的享受,你们说这是一场什么雪?——瑞雪(板画↑)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5

设计理念

“披文入景,披文入情。由词及句,由句及篇。”研读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语句,培养语感,实现语言积累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把这场雪称做“瑞雪”的原因,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2、学会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笼”“分”,理解“瑞雪、凛冽”等词语的意思。

3、知道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的特点。

4、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媒体准备

《雪景》——多媒体课件一个。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案说明

加“()”为教师主要导语;加“[]”为拟定的学生回答。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理清脉络,了解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初步感受北国雪景的壮美。

4、引出研读专题。

教学过程

一、侃雪赏雪—— 导入新课

1、侃雪:板书“雪”(一起读“雪”)[“雪”](喜欢雪吗?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中描写过雪?请你背上一两句。

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走进白雪世界,去赏雪好吗?)

2、赏雪:欣赏课件——(告诉大家你欣赏到了怎样的雪。)在“雪”旁加括号,播放课件。

二、放声朗读—— 教学字词

(课文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去细细品味。读之前请同学听清朗读要求:将难读的词多读几遍,难写的词在课本上写几遍,并将你认为最难写的1个词语写在小纸片上。)

学生根据要求放声朗读课文。

根据学生小纸片上反映的情况,确定字词教学重点。初拟以“凛冽”、“巍巍”两词为重点。

“凛冽”教学步骤如下:

1、一起读“凛冽”。

2、范写。

3、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4、(“凛”和“冽”真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形影不离,经常手拉着手在一起。这回兄弟俩出现在哪个句子中呢?我请同学来读一读。)学生读: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呼呼地刮了起来。

5、(明白凛冽是啥意思吗?)

6、从两个方面深切理解“凛冽”——非常寒冷:A、分组查“凛”和“冽”明白“凛”和“冽”都是“寒冷”的意思,两个寒冷加在一起是[非常寒冷、十分寒冷、特别寒冷等]B、反复读句从句中的像声词“呼呼”中也可感受到“凛冽”表示十分寒冷。

“巍”的教学步骤如下:

1、正形:“巍”有三部分组成:上面是一座山,下面“委”和“鬼”,先写“委”再写“鬼”,合起来念“巍”,“巍巍群山”的“巍”。(教师边范写边提醒)

2、学生工工整整地写一遍。

3、请一个同学择图写填写“巍巍群山”意会的含义。注:一副图中画着起伏高耸的群山;一副图中画着几个小土坡。

三、轻声诵读——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或雪花的词语。)

学生轻声读,边读边划。

交流,在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大片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雪、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注:不苛求学生找出所有描写雪的词语,随着学习的深入慢慢去体会。

(白蒙蒙的雪、一望无际的雪,读了课文我们一下子找出这么多描写雪的词语。让我们再自由地选择自已最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自由选择读句子。

指名学生选择读,集体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五、默读探究——理清脉络

(课文是按同学们读的须序写的吗?)[不是](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请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默读、交流得出结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有“昨天中午、傍晚、霎时间、夜里、今天清早”。

六、引读设疑——提出专题

(咱们就抓住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一起合作将课文有条理地读一读。我读表示时间变化的词,同学们接着读相关的内容。)

1、引读全文。

(哎呀!读了课文,我突然发现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请同学们看看老师黑板上写的字,知道老师出了什么洋相吗?)[课题是“瑞雪”不是“雪”]

2、请同学帮老师把“瑞”字补上去,其余同学在课题旁写一写。

3、(“瑞”字啥意思?)[吉祥](连起来说“瑞雪”就是)[吉祥的雪]。

4、(谁能马上从课本中找到“瑞雪”的词?)[好雪]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细细研究。)在课题上打1个红色的问号。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研读课文,体会雪大、雪美、雪使人欢,知道课文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时间顺序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专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瑞雪]。(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完成了一项工程,老师把这项工程叫做“四个一工程”,是哪四个一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学习了一些新词,比如说)指名学生自由报,报一个马上集体听写一个。;(我们还知道了《瑞雪》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场)指名学生说;(我们又发现文章是按)学生集体回答(这一个顺序写的);(最后我们还留下了一个问题,谁来说说是啥问题?)指名学生引入研读专题:课文为什么称这是一场好雪?(这节课咱们就首先来解决这个疑问。)

二、默读全文研读深究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这是一场瑞雪,请你把它划出来,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一)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进行默读指导。

(二)默读好后同桌间交流。

(三)全班交流,交流顺序不固定,主要根据学生发言前后而定,教师适当调控,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能组织语言将理由说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为从“傍晚、大片大片、笼罩、白蒙蒙、这些词中我读懂了这场雪下得很大。]请学生将研读结论“大”写到黑板上。

(2)(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雪下得很大。)学生比赛读,师生点评激励。

(3)(如果老师把“纷纷扬扬”这个词给去掉,我们再轻声地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好不好。)

(4)学生读后交流,得出结论:[不好,纷纷扬扬不仅写出了雪大,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飞舞,很美。]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播放课件——雪花飞舞,帮助感悟。

(5)训练延伸:(下面这个句中也有“纷纷扬扬”这个词,你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吗?)

秋天( )纷纷扬扬地从( )飘落下来。

2、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读了句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雪吗?指名板书“美”

(3)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雪美。

(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白雪世界吧。播放课件,欣赏雪景。

(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面对这么美的雪景,你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6)学生赞美。

(7)(作者是这样赞美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来赞美雪。)好一场( ),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1)学生交流。

(2)用反诘的方法点拔理解。(我可从没见过麦子盖了三层被,也没见到过有人枕着馒头睡。这句句子写错了。)

(3)请学生来解释给老师听,教师装着由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来,这场大雪还会给我们带来了丰收,人们该是多么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板书“带来丰收”。

3、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指导点拔,这句中看出了“雪使人欢”。板书“雪使人欢”。

(3)有感情地读句子。

三、蓦然回着解答专题

(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想上节课留下的疑问我们应该能解决了。请你看着板书自己准备着说一说。)

1、学生准备说。

2、指名交流。

四、熟读成诵自然结课

(是啊,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没有优美的句子把它描写下来,我们又怎么能联想到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丰年的喜悦呢?老师真想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背下来,把它牵牵地记在心上。同学们想吗?我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有窍门的,有同学知道我的窍门吗?)[借助时间顺序背诵。](咱们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正确。)

1、学生自由准备。

2、指名背诵,及时激励。

3、(来,让我们边欣赏这迷人的雪景,边背诵这优美的文章。全体起立。)(播放课件)集体背诵。下课。

《瑞雪》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围绕研读专题研读课文,体会雪大、雪美、雪使人欢、知道课文所以说这是场瑞雪的原因。

2.能按要求默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借助时间顺序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专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齐读课题:23瑞雪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新词,现在就让大家来汇报一下,出示生字词:

瑞雪凛冽昏暗霎时间笼罩分外耀眼巍巍群山眉开眼笑掷雪球追逐纷纷扬扬山川白蒙蒙红日茫茫银装壮丽北国风光丰年一望无际老农传遍

2.上一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雪?这节课就让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默读课文,研读深究

过渡: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这是一场瑞雪,把它们划出来,并且想一想理由是什么。

1.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进行默读指导。

2.默读好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交流顺序不固定,主要根据学生发言前后而定,教师适应调控,初拟交流重点如下:

〔1〕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荡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1〉指名学生交流。教师指导学生组织语言将理由说清。如:我找的是“傍晚……大雪之中”。因为从“傍晚、大片大片、笼罩、白蒙蒙”这些词中我读懂了这场雪下得很大。请学生将研读结论“大”写到黑板上。

〈2〉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这场雪下得很大。学生比赛读,师生点评激励。

〈3〉如果老师把“纷纷扬扬”这个词不达意给去掉,我们再轻声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好不好。

〈4〉学生读后交流,得出结论:不好,纷纷扬扬不仅写出了雪大,万里且使人感受到雪花在飞舞,很美。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播放课件:雪花飞舞,帮助感悟。

〈5〉训练延伸:下面这个句子中也有“纷纷扬扬”这个词,你能把这个句子补充完整吗?秋天()纷纷扬扬地从()飘落下来。

〔2〕一轮红日升起来,把雪后的大地照得分外耀眼。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读了句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雪吗?指名板书“美”。

〈3〉谁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雪美。

〈4〉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白雪世界吧。播放课件,欣赏雪景。、

〈5〉“茫茫田野一片雪白,巍巍群山遍身银装。”面对这么美的雪景,你会发出怎么样的赞叹?

〈6〉学生赞美。

〈7〉作者是这样赞美的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我们也学着作者的样子来赞美雪:好一场(),好一派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好一幅瑞雪丰年的喜人图画。

〔3〕“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面对一望无际的大雪,有经验的老农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好雪!好雪!”

〈1〉学生交流。

〈2〉用反诘的方法点拨理解:我可从来没见过麦子盖了三层被,也没见过有人枕着馒头睡。这句子写错了。

〈3〉请学生来解释给老师听,教师似乎从迷惑不解到弄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句子。

〈4〉原来,这场大雪还会约匀带来丰收,人们该是多么高兴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子。板书“带来丰收”。

〔3〕孩子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掷雪球,奔跑着,追逐着,清脆的笑声传遍了山村。

〈1〉学生交流研读成果。

〈2〉指导点拨,从这句子看出了“雪使人欢”。板书“雪使人欢”。

〈3〉有感情地读句子。

三.蓦然回首,解答专题

过渡: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我想上节课留下来的问题我们应该能解决了。让你看着板书自己准备说一说。

1.学生准备说。

2.指名交流。

四.熟读成诵,自然结果

过渡:是啊,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雪。如果没有优美的句子把客观存在描写下来,我们又怎么能联想到壮丽雄伟的北国风光,又怎么能感受到瑞雪丰年的喜悦呢?老师真想把这篇优美的课文背下来,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上,同学们想吗?我背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是有窍门的,有同学知道我的窍门吗?对了,我是借助时间顺序来背诵的,咱们来比一比,谁背得又快又正确。

1.学生自由准备。

2.指名背诵,及时激励。

3.来,让匀们边欣赏这迷人的雪景,边背诵这优美的文章。全体起立。播放课件,集体背诵。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