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乐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论快乐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快乐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论快乐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1
《论快乐》是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最后一个单元“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中钱钟书的一篇文章,学生理解难度较大,所以我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决定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我进行这课设计时从语文学习规律的角度,在点明“学习目标”后“”接着进行了“学法指导”然后“整体感知”“品味语言”“质疑问难” “写作训练”“课堂小结”,在重点的“品味语言”阶段,我突出了具体字词的含义分析以及学生的感悟与诵读,处处围绕文本展开。
所以,这个案例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的充分参与,对文本的深入细致的体会,最终这堂课掌声不断,精彩不断,获得20xx市优质课评选的一等奖第一名。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品味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钱钟书幽默智慧的散文语言,学习作者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的语言表达
3.把握并追求高雅格调的人生观。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把握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品位语言来提高人生的格调,培养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洗练出一个既有品位又幽默可爱的自我。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因为是借班上课,所以我先在课前与学生进行了交流目的是
①划分学习小组,有利于课上活动。
②通过情感交流,使学生喜欢语文老师,上课爱回答问题。
我说道:我上高中时挺爱回答问题的,你们呢?想不想知道我有什么法宝让自己敢回答问题?“热爱丢脸”。(学生惊叹嬉笑)人的成长总要有这个过程,连着骨头带着肉挂着筋,肯定疼,忍着,长大了,成熟了,习惯了就好了,成长的方法——向课堂要成长——勇敢地亮出自己,成长自有成长的快乐,对不对?送给大家一首歌——《快乐的人》,由邓丽君演唱。(掌声)
然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家想不想做位快乐的人?是啊,正如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快乐好似生命上的温度计,快乐多,生命中的乐趣也更多。”可见,生命中的乐趣的多少是由快乐的多少决定的;那么快乐的多少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对青春年少的我们,迷茫常常充满我们的双眸,心事常常捆锁我们的胸膛,困惑常常羁绊我们的双脚,快乐时常常刚好感到悲伤,敏感常常让心细得随时会断,甚至常常让大自然在我们灵魂之外铺展得春花烂漫,然而我们内心深处又是多么想做一位快乐的人啊!那么,快乐是什么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快乐呢?来,让我们怀着十二分的虔诚和号称有“20世纪人类最智慧的头颅”的钱钟书先生来一番交流、碰撞吧!
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课件):(1)理解内容(2)品味语言(3)把握作者快乐观。
有目标才能有收获,但是我们如何达到目标呢?又该如何读一篇文章呢?我想解读文章方法大约可有这三个方面:(展示课件)①读懂大意②品读吸纳:好思想、好句子③质疑问难:把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商量讨论。上语文课我们这么学,课下我们也要这么读文章。(学生记录)
为了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我问道: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让我们来思考文章论述了有关快乐的哪些观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生1:快乐是短暂的
生2:快乐是不可能永久的
生3:快乐是人的追求
生4: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应当乐观
(课件展示)黄谨曾有言:当代学人,最不可思议者,当数钱钟书。他不仅有惊人的渊博和睿智,更有无与伦比的文化包容力;他能够像魔术师一般,把种种本不亲和甚至相互排斥的东西,不落痕迹、天衣无缝地融和在一起。果真如此吗?我们带着怀疑的精神,带上发现智慧的眼睛,带上年轻生命收集到的所有生命感受到钱先生的文章中去找寻智慧的珍珠——(课件展示)让我们把最喜欢的句子划下来,读一读,和组内同学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学生小组活动)
师:看大家讨论的比窗外的阳光还要快乐,让我们快来品味钱先生的语言吧
生5:我们组喜欢“人生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帐,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乐,我们甚至愿意慢死。”我们组认为:人生苦短,虽然很痛苦,但也有快乐,如果痛苦的人生中,还抱着悲观,那么只会是苦上加苦……我们也不能预见未来,未来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都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只能快乐的享受现在的`快乐,快乐的忍受现在的痛苦,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死又何惧!(掌声)
我为了引导学生品读语言赶紧问:“帐”是什么意思?
生5:现在欠下的快乐的帐。
我鼓励道:说的真精彩,蘸上你的理解来读一读。学生深情朗读。(掌声)那么,还有喜欢这句话的吗?
生6:我们组认为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生现实可能是痛苦的,关键是我们怎样面对它……现实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哪怕你想成现在快乐,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到以后,把以后的快乐都预支了也行。(掌声)
难得这种深刻认识,请根据你的理解也给我们读一读吧。学生深情朗读。(掌声)生7举手,我赶紧让她发言。
生7:我们组还认为这句话是说: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生活,我们既要拥有对快乐的希望,但又不能为了快活而快活。日子都是平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掌声)
我不由的感叹:认识好深刻啊,读出来吧。学生深情朗读。(掌声)同学们接着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8:我们组喜欢: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象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因为这句话用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快乐指引着我们,让我们不断地奋斗,蒙田说过“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生所有的欢乐是创造的欢乐,爱情、天才、行动——全靠创造这一团烈火进射出来的。(掌声)
我趁机问学生:哪个词说明了快乐的引导作用?
生8:“引诱”
我问:这句话精不精彩?该不该背下来?好,开始背!(学生很快就背了下来。)
为了让学生能应用这样的句子,我提醒学生:这样经典的句子应该仿写下来化为我们自己的语言。(学生仿写)这句话仿写有一定难度,但是更能考验我们的文采。
生9:快乐在人生里,好比指引我们航行的灯塔,更象运动场上催促我们快跑的终点线。(掌声)
生10: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我们玩耍的游戏,更象足球场上牵引我们奔跑的球门。(掌声)
生11:快乐在人生里,好比诱惑苍鹰翱翔的蓝天,更象田野里引诱小鸟的稻粒。(掌声)
师:多么精彩的语言啊,大师才能写出的语言也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了!让我们再来寻找一些精彩的语句吧!
生12:我们组喜欢:“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我们组认为,永远快乐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福莱说过“没有一回的快乐是无烦扰的”但是,乐观的人都能在一个灾难中看到一个希望,而悲观的人却能从一个希望中看到一个灾难。虽然不能永远快乐,但是我们起码还能乐观。(掌声)
我趁机拷问起学生的快乐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快乐永远是短暂的,我们只能不断的追求快乐,那是否所有的快乐我们都要追求呢?”
生13:不是,我们应该追求好的快乐。
师:哪些是好的快乐?
生13:我还是引用德谟克利特的话来说明我的观点吧,他说“不应该迫求一切种类的快乐,应该只追求高尚的快乐。”
师:那么哪些快乐是高尚的快乐呢?
生14:交到知心朋友,追求上进,帮助别人等等都是。
师:高中的生活会为我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思想和情感的底子,大家能有这样的快乐观、价值观多么应该肯定啊!(掌声)你能读出来这种认识吗?生14用心朗读。(掌声)
师:难得能读出这种“永远快乐不可能”!
老师及时总结,钱钟书的这些观点是多么的深刻啊,但是,他为什么能总结出这些观点?(学生窃窃私语,左右交流讨论,但是难于下结论,我看学生已经思考并有了疑惑,便开始点拨。) (课件展示以下内容)
n因为内心之中有真正的持守,他知道自己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不在乎别人对他说些什么,甚至于也不在乎生活的贫困潦倒。 ——叶嘉莹
n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住处,但我们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是我们的乐趣。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杨绛《我们仨》
老师点拨:这对于迷茫的我们是多么大的启示啊!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板书:哲理、譬喻、幽默、深刻)
所以,(课件展示)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钱先生说:“你吃了个鸡蛋很好吃,为什么非要看看那下蛋的母鸡呢?”没有接见这位记者,从这件简单的事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先生淡泊的品格,精妙的语言,和他在中国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钱先生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文化昆仑”钱钟书先生我们也许不可能一时完全领悟,需要大家共同研讨,对本文,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来,先让我们小组内说说还有哪句话,哪点意思不明白。(进入质疑问难环节)
论快乐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快乐的理解,陶冶性情。
2、学习本文善用比喻,比喻中联想丰富且话语幽默。
教学重点:
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善用比喻)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位外国记者曾说,他来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万里长城,二是看钱钟书。显然,这位外国朋友把钱钟书看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从这件事也可看出钱钟书在我国文化不替代的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文化奇人写的文章──《论快乐》
二、了解作者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诗论《谈艺录》等等。
三、整体把握
阅读全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全文主要论述了哪几个观点?怎样论述的?
2、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为什么?
3、文中有哪些句子你暂时还不能理解?
四、文章结构
论快乐:
一)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二)人生虽然痛苦,但是并不悲观。
三)一切快乐享受,都取决于精神。
四)发现乐由心造,是文化的进步。
五、学生质疑
六、作业:课后练习第一题,查找有关快乐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下列比喻有何含义?作者借此分别表明了什么观点?
①“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
比喻“快乐是忍受痛苦的希望”,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②“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
比喻“心情不快乐时难以体会美好的东西”,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快乐属于精神。
2、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①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
②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3、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①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
②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
4、作者认为,“把快乐分肉体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为什么?
①没有精神上的愉悦,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会发生作用;
②如果精神愉悦,痛苦也可以成为快乐的契机。
5、作者为什么认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
从此痛苦不再可怕,肉体减少了专制,精神战胜了物质。
二、语言揣摩
1、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因为“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永远”与“快乐”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圆形”、“静止”和“动作”是矛盾的一样。
2、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它”是指什么?全句如何理解?
“它”指“快乐”,人类努力奋斗的历史就是人类渴望和不断追求快乐的历史。
3、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我们现在受苦,是为了换取将来的快乐。
4、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什么观点?
精神状态不好,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能使人快乐。
5、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是指正邪两种人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的快乐是相同的。
6、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专制”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决定人的快乐,全句意思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不能决定人是否快乐。
7、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指把忍受变为享受的人,能苦中作乐的人。
8、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这句话怎样理解?
能看出“矛盾”的人是富有智慧的人,庸常之人看不出,所以无代价可言。既然持乐观人生态度的人有能耐把忍受转化成享受,那么人生也就只有经常提供痛苦,让你去“转化”吧。这是一句调侃的话。
三、拓展学习
快乐名言: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
生命短促,怎能自寻烦恼?(尼采)
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假如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快乐美好的,我们将永远无法学会勇敢与忍耐。(海伦.凯勒)
论快乐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3
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作品情况,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味重点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根据课后习题的提示,体会钱钟书幽默智慧的散文语言,学习作者生动幽默、练达警策、言简意丰的语言表达,理解追求高雅格调的人生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把握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品位语言来提高人生的格调,培养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洗练出一个既有品位又幽默可爱的自我。
学习重点:
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把握本文的语言风格;通过品位语言来提高人生的格调,培养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洗练出一个既有品位又幽默可爱的自我。
学法点拨:
联系时代背景,注意理解语言。
学习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预习全文,看文章从那些方面论述了快乐?每一方面又是如何具体展开论述的?请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并适当作一点批注。
(2)品读语言: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并适当加以点评。
(3)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快乐的看法。
2、导入新课
由《写作基础》中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有感进入他的另一篇文章《论快乐》
3、简介钱钟书及其作品
钱钟书(1910.11.21—1998.12.19),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作家。他出生在一个淳朴而保守的家庭,自幼入学读书,天资聪敏。1929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1935年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归国,一直从事教学、写作和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第一本散文集,1941年出版。总共只有10篇散文,不到3万字来谈人生的大问题,但却字字珠玑,大放智慧的异彩。他或旁征博引,或侃侃而谈,文风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奇思妙想和真知灼见俯拾皆是。而这一切他都以一种幽默的情趣,为之披上一件微笑的外衣,轻者令人绽然,重者令人喷饭,笑过之后又让人们沉思良久,咀嚼回味再三,每有会意,无不拍手击节。
4、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快乐,教师板书生字词。
5、请学生概括每段内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1)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论说快乐的飘瞥难留。
(2)“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3)快乐是”希望”的泡影,只不过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
(4)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5)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后,从此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
小结:本文思路开阔(所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层层见深(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在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对快乐的种种理解。
6、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反复举例、一再强调“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活来”,有什么深刻含义?由此问引出时代背景。
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步伐受到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阻挠,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及汉奸。走狗四处散布日本”毕胜论”。中国”毕亡论”,妄图从思想上。精神上瓦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意志。
《论快乐》强调对快乐的希望是人生永不悲观的精神源泉,实际上就是鼓励人们永不丢弃理想与追求。文章宣言,世界上没有可被武力完全屈服的.人———这更是当时抗日到底的精神写照。
7、品位深刻、幽默的语言。(可以就疑难句子提问)
8、对于快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快乐的理解。
老师说:“达观即快乐。”
教学反思:
纵观全文,作者旁征博引而思路敏捷、冷峻幽默而亲切随意、逻辑内敛而富于感性,寓重大论题于谈笑风生之中。除末段自辩自己矛盾以外,全篇以快乐为人生目标,以痛苦与上当为人生判断,以灵魂自主、精神对于物质的大胜利为人格追求,以快乐由精神决定为中心话题,全面阐明了作者的快乐哲学。其人文精神与“提示”有较大差距。被选入教材,私下认为是受到了近年钱中书热的一定影响,也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某方面的变化有内在联系。在考试中,我们安排了这样一道题:“钱钟书在《论快乐》中说:‘人生虽然痛苦,却并不悲观,因为它终抱着快乐的希望;现在的帐,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为了快乐,我们甚至愿意慢死。’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有很多学员回答很典型。有的说:“人生苦短,虽然很痛苦,但也有快乐,如果痛苦的人生中,还抱着悲观,那么只会是苦上加苦……我们也不能预见未来,未来痛苦也好,快乐也好,都是不可知的,所以我们只能快乐的享受现在的快乐,快乐的忍受现在的痛苦,有一个快乐的心境,死又何惧!”有的说:“人生现实可能是痛苦的,关键是我们怎样面对它……现实不是你能控制的,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哪怕你想成现在快乐,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到以后,把以后的快乐都预支了也行。”只有少数人能站的高一些:“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生活,我们既要拥有对快乐的希望,但又不能为了快活而快活。日子都是平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在快乐主义思想流行的时代,人生价值观念才是引导青年大学生的必要。对名人名文如果不能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和介绍,只是一味地肯定和赞美,名人的权威加上教科书的权威势必给年轻学生以人生观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