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那么,都有哪些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1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2、栉:木梳。
3、角:较量,竞比。
4、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这里比喻粗俗的歌声。
5、竹肉:这里指箫管与歌喉。
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
7、识(zhì):记着。
二、通假字
1、倾城盍户(通"合",全)
2、不知尚识余言否耶?(通"志",记着)
三、一词多义
1、以:①独以近城故(因为)
②竞以新艳相角(用)
2、去:①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动词,距离)
②他日去官(动词,离开)
3、之:①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助词,凑音节,无实义)
②远而望之(代词,代这种情形)
③乌纱之横(助词,的)
四、词类活用
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妆饰,穿着……衣服)
2、栉:栉比如鳞(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7、觞:最可觞(shāng)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8、吏:吏吴两载(名作动,作官)
五、句式
1、置酒(于)交衢间(省略句)
2、已而明月浮(于)空(省略句)
3、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介词结构后置)
4、有不听曲(于)此石上者(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主谓倒装)
六、难句翻译
1、衣冠士女,下迨(dài)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译:上至官绅淑媛,下至下层百姓,没有谁不佩戴着美丽的妆饰,穿着华美的衣服,游客们席地而坐,在去虎丘的大道上摆上酒筵。
2、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译:不久明亮的月亮在空中升起,山石反射光如同白练,一切粗俗的歌声,都停下来,悄无声息。
3、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
译:我和江进之商量修复它的原因,想要在堂中供奉韦苏州、白乐天等人,但不久我的病发作了。
4、山川兴废,信有时哉!
译:山川的兴盛衰废,确实是时运啊!
5、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译:官吏的横暴、衙役的粗俗太严重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介绍 2
一、重点词语解释
1、 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四、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五、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六、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得力的帮手 今义:帮凶
2、生丈夫,二壶酒
古义:男孩 今义: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原野 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国人皆劝
古义:劝勉,勉励 今义:劝说
七、难句翻译
1、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 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6、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 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