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百家姓.·许》文言文的历史来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来源
「许」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伯夷的后人文叔与许国,称为许文叔。旧址在今河南省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前533年迁都叶,前524年迁都白羽 ( 今河南西峡县 ),前524年迁容城 ( 今河南鲁山县 )。战国初为楚国所灭,其后代逐有「许」氏。
二 ; 传说帝尧时许由的后代。历史上并无证实记在此人,为神话人物。
家族名人
许由
字武仲,生卒年不详。上古之高士,阳城槐里人。据传帝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于箕山;尧又欲官之,由谓其言污耳,乃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于箕山顶,尧号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许慎 (58~147)
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人。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性淳笃,少博学经籍,师事贾逵,专攻古文经学,时人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官至太尉、南阁祭酒。着有五经异义,今已亡佚。又着有说文解字十四卷,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专著,对后世影响很大。
许景澄 (1845~1900)
字竹筠,清浙江嘉兴人。同治时进士,授编修。光绪年间出使日、俄、法、德、义、奥等国,庚子时官至吏部侍郎。后因诋斥义和团,触怒慈禧太后,被杀,后得昭雪,追谥文肃。着有外国师船图表等书。
地望分布
河北高阳郡,河南汝南郡。
祠堂:
安徽省绩溪县家朋乡磡头村许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三进院落,现仅存中进享堂,顶部有修补但主体结构仍为原始建筑,占地面积335平方米,曾作为小学使用,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唐模许氏宗祠,又名许荫祠,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清朝康熙、嘉庆、同治年间均有修缮,四进院落,占地面积3252平方米,规模宏大,为黄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大坡村许氏宗祠,又称金公祖祠,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清朝时多次重修扩建,1980年代重修,三进院落,占地1210平方米,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家规家训家风:
广东普宁《许氏家训》:
凡为子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正妇顺,
内外有别,尊卑有序,礼义廉耻,兼修四维,
士农工商,各守一业,
气必正,心必厚,事必公,
用必俭,行必端,言必谨,
是君必忠敬,是亲必正孝,
祀祖先必不失,巡祖墓切不废,
居官必廉慎,宗族必和睦,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勿近声色,勿溺货利,
勿亲丧不葬,勿细行不矜,
勿信妇言伤骨亲,勿言人过长薄风,
勿嫉妒贤能伤人害物,勿出入官府营私召怨,
勿奸盗刁诈引博斗讼,勿坏名节灾己辱先,
善者嘉之,贫难疾困病周恤之,
不善者,劝悔之,不改者,与众绝之,不许入祠堂!
以绵诗礼,仁厚之则敬之,戒之勿忘。
安徽宣城《许氏家训》(简版):
(一)孝悌忠信,人道之大贤,孩提之童,无不知爱亲敬兄。
(二)冠婚丧祭,礼之大者,故先儒制为仪礼,令后世遵而行之。
(三)治生之道,无踰“勤俭”二字。
(四)古之耕者未尝不读,盖耕以治生,而读以明性,故古之豪杰多奋迹于陇亩之中。
(五)人之所忧者,祸患;所喜者,福泽。不知祸福之主,天也。
(六)丧家莫甚于讼,只因小忿不能制遏,遂彼此纠纷不可解结。
(七)君子以万物为一体,况同族乎?敦族之道,不外“和敬”二者。
(八)万化之原,始于闺阃。女德不可以不慎,妇道不可以不娴也。
(九)嫖赌乃丧身亡家之媒,干法重罪之大关也。
(十)祠祭所以尽人孝思焉,得不敬古者,每食必荐,四时皆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