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

发布者:青山一角 时间:2024-12-22 13:36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孟母三迁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孟母三迁

两汉·刘向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处子:安顿儿子。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最后。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人物相关:

孟母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后人把她与“精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三国时期徐庶的母亲徐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贤良三母”,孟母位居其首。

据《孟子世家族谱·世谱》记载:“亚圣祖系出自鲁桓公允,允生庄公同,同有弟三:长庆父为孟孙氏,庆父四传庄子速,速七传激,字公宜,激娶仉氏,魏公子(仉)启女,于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己酉生轲,字子车,又字子舆。”这里的“魏公子”是说魏国公子仉启,但关于仉启,史籍无考。

孟子的父亲,史籍不见记其事,乃至明代《阙里志》才出现:孟子三岁丧父。孟子是否三岁丧父,在《韩诗外传》、《列女传》俱无此说。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孟父实非早卒,其三迁断织或者父出游,慈母代严父耳”。《风俗通义》、郑樵《通志·氏族略》均载:孟母,仉(zhǎng,音掌)氏,即鲁大夫党氏之族,后为仉氏。张澍《姓氏寻源》说:“仉,即掌字。”明代陈镐《阙里志》曰:“孟子父名激,字公宜,娶仉氏。”而《重纂三迁志》则说:“元张髯撰孟母墓碑云:旧碑题孟母李氏。’旧碑即孙弼《邹国公坟庙碑》,王志改称《谒祠记》者。碑云:‘公夙丧其父,母李氏以贤德称。’言之凿凿,此碑具在墓侧,似非臆造,第后人磨李改仉耳。《阙里志》载:‘此碑文李氏甚明,今学者多从仉氏。’”

“党”、“仉”、“掌”,音近相通。所谓“磨李改仉耳”,似可能为磨“掌”改“李”耳。孟母大概就是鲁国大夫党氏之女,并非晋国人。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