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翻译文言文是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除掌握一些翻译技巧外,还要警惕以下几个错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翻译中的九大易错点】
一、误译文言实词
例1. 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意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
[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二、误译文言虚词
例2. 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2006年高考广东卷)
[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
[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
[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
三、译文用词不当
例3. 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
[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
四、语言不合规范
例4. 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2006年高考四川卷)
[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
[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
五、不辨感情色彩
例5.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2006年10豫南五市联考题)
[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
[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
六、误译原句语气
例6. 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
[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译为“恐怕……吧?”
[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
例7. 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张养浩传》2006年高考重庆卷)
[误译]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又派强盗看着他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目”,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看待”。“以……目之”,译为“把……当作……看待”。“盗”,名词作状语。“以盗目之”应译为“把他们当作盗贼看待”。译文处理为连动结构,也错解了文意。
[正确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
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
例8. 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外传》)
[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
[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
[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
九、不懂修辞和文化常识
例9. 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词。
[正确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考生做文言文翻译题时,不防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看看自己的译文是否正确。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一、保留法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文言文里有许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保留,像人名、地名、官名、年号、器物名等专有名词,翻译时可直接保留。例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沛公”是刘邦的称呼,“霸上”是地名,直接翻译为“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即可。
国号、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这些词在古今意思基本相同,翻译时也予以保留。比如“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六国论》)中的“秦”(朝代名)和“中国”(中原地区),直接翻译为“秦国以虎狼一样的气势,同中原各国对抗”。
二、替换法
单音节词替换为双音节词:古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而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翻译时,可将单音节词替换为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师”,可替换为“老师”;“传”替换为“传授”;“道”替换为“道理”,整句翻译为“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古今异义词替换为现代词语:有些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差别较大,需要根据语境替换为合适的现代词语。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古义是“出使的人”,应翻译为“秦国的外交人员来来往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资”。
三、补充法
补出省略成分:文言文在表达上常常省略主语、宾语、谓语等成分。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例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翻译时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公”,翻译为“沛公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到了军营中,你再进去。’”
补充量词、关联词等:古汉语中量词和关联词的使用不如现代汉语频繁。翻译时,可根据表达需要适当补充。如“一屠晚归”(《狼》),可翻译为“一个屠夫傍晚回家”,补充了量词“个”。
四、调整语序法
宾语前置句的调整:在古汉语中,宾语前置是一种常见的句式。翻译时,需要将宾语调整到动词或介词之后。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何陋?”,应翻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定语后置句的调整:定语后置也是古汉语的特殊句式之一。翻译时,要把定语放到中心语之前。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正常语序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
状语后置句的调整:古汉语中,状语常常后置。翻译时,要把状语放到动词之前。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应翻译为“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但是(它)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五、删减法
删除无实义的词:文言文里有些词是语气助词、结构助词等,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比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可翻译为“作战,是靠勇气的”。
删除同义复用的词:古人为了加强语气等目的,有时会使用同义复用的词,翻译时可删去其中一个。例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中,“崩”和“殂”都是指帝王死亡,可翻译为“先帝开创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