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翻译

发布者:华山欧阳锋 时间:2024-10-20 20:04

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翻译

在平日的学习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要一起来学习文言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商鞅立木文言文原文翻译

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释:

(1)令:指变法的命令

(2)既:已经

(3)具:准备

(4)恐:害怕

(5)信:信任,信赖

(6)乃:于是

(7)募:广泛征求

(8)徙:搬放

(9)置:到

(10)金:古代货币单位(古时一金为二十两银子,十金即二百两,五十金即一千两)

(11)怪:(形作意动)感到奇怪

(12)复:又

(13)辄[zhé]:就

(14)予:给予

(15)以:用来

(16)欺:欺骗

(17)卒:终于,最终

(18)市:贸易市场

(19)商鞅:春秋时秦国重臣

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百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终颁布了那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这时,那些当初说新法不便的人中,有些又来说新法好,公孙鞅说:“这些人都是乱法的刁民!”把他们全部驱逐到边疆去住。此后老百姓不敢再议论法令的是非。

欣赏

策略智慧:

深谙民心:商鞅深知在变法初期,取得百姓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当时秦国百姓对官府的法令信任度不高,商鞅通过立木赏金这一简单而直接的方式,巧妙地抓住了百姓的心理。他洞察到百姓对轻易可得的巨额赏金存在疑虑,这种疑虑源于长期以来对官府行为的不信任。而他正是利用这种疑虑心理,先以较低赏金引发议论,后增加赏金,使事件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吸引了百姓的关注,为后续取信于民奠定了基础。

环环相扣的布局:从立木的地点选择在国都的南门,到指定搬运的目的地为北门,再到赏金的逐步增加,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南门是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容易吸引百姓的注意;北门则增加了搬运的距离和难度,使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赏金的变化更是整个事件的关键,从十金到五十金的巨大落差,激发了百姓的好奇心和尝试的欲望,最终达到了让百姓相信官府言出必行的目的。

诚信示范:

树立榜样:商鞅用实际行动向百姓展示了什么是诚信。当有人按照他的要求将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后,他毫不犹豫地兑现了承诺,给予了丰厚的赏金。这种言出必行的做法,在当时缺乏信任的社会环境下,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心中对诚信的渴望。

长远影响:这一事件不仅在当时让秦国百姓对商鞅的新法产生了信任,也为秦国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诚信成为了秦国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百姓在这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下,更加愿意遵守法令,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使得秦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历史意义:

推动变法:商鞅立木是商鞅变法的一个重要前奏,它为变法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这一事件,商鞅成功地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使得百姓对他后续推出的一系列变法措施不再抱有怀疑和抵触的态度,从而为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铺平了道路。

文化价值:商鞅立木的故事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教育的经典案例,被后世广泛传颂和学习。它提醒人们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实现长远的发展。

创作背景

秦国的发展需求: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秦国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相对落后于其他诸侯国。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发愤图强,使秦国强大起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广招人才,商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秦国,并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商鞅认为,秦国要想强大,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在于取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变法的阻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秦国的旧贵族势力强大,他们对变法持反对态度,担心变法会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百姓长期受到旧制度的影响,对新的法令也存在疑虑和不信任。商鞅深知,如果不能消除这些阻力,变法将难以推行。因此,他需要采取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打破这种局面,让百姓相信新法令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作者简介

商鞅立木的故事记载于《史记》,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而遭受宫刑,但他忍辱负重,继续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史学成就为后世所敬仰。在《史记·商君列传》中,司马迁详细记载了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为后人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