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发布者:秀shower 时间:2023-11-26 23:29

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眼儿媚·古诗全词翻译赏析

眼儿媚

垂杨袅袅蘸②清漪,明绿染春丝。市桥系马,旗亭沽酒,无限相思。

云梳雨洗风前舞,一好百般宜。不知为甚,落花时节,都是颦眉③。

【注释】

①眼儿媚:这是一首咏柳词。此词在《阳春白雪》中有题作“柳”。全词以咏柳为主题,由柳及人暗写离别相思之事。

②蘸(zhàn):湿水,浸水。

③颦眉:皱眉。

【参考译文】

垂杨枝条摆动浸入清水的涟漪里,春天的温暖把它根根染得鲜绿。街头的桥旁拴好我的马匹,在酒楼中买酒寻找我的情趣。楼外杨柳相觑,似有相思寄语。

看这杨柳正值春风得意,白云为她梳理,春雨为她洗涤,风儿助她舞弄,让她更添俏丽。无论春风或春雨,可能爱她貌美,事事让她顺意。但不知什么道理,柳叶片片弯曲,是因落花时节春将去?她总将眉头皱起。

【赏析】

此词咏柳。在唐宋时代林林总总的咏柳诗词中,它有一点特别之处,就是通篇用比体写成,将柳拟人化,将柳之美转换成了女人之美,使得作为无知物的柳像美人一样风致可人。况周颐《织馀琐述》评论此词造语之妙道:“宋尹焕咏柳《眼儿媚》句云:‘一好百般宜。’五字可作美人评语。明王彦泓诗‘乱头粗服总倾城’,所谓‘一好百般宜’也。”

【创作背景】

王雱为王荆公的儿子,他身体虚弱缠绵病榻,于是与妻子分居,让妻子单独住在楼上。王荆公做主把他的妻子重新嫁给了别人,王雱因怀念妻子而为她写了这首词。

作者简介

王雱(1044—1076年),字元泽,抚州临川县盐埠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北宋大臣、思想家,宰相王安石之子,与王安礼、王安国并称“临川三王”。

年少聪敏,擅长作书论事。治平四年(1067年)中进士,初任旌德县尉。宋神宗时,凭借父亲王安石的地位,出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擢为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因病辞职。熙宁九年,去世,时年三十三岁,获赠左谏议大夫。政和三年(1113年),追封临川县伯。

著有《论语解》《孟子注》《新经尚书》《新经诗义》《王元泽尔雅》《老子训传》《南华真经新传》《佛书义解》《诗义》《书义》。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