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发布者:华南佬头 时间:2022-11-16 19:24

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相传,我国古代有“采诗”的制度。远在尧、舜、禹、夏、商、周的时代,朝廷就设有专门采诗的官员,每年的正月或者八月,在民间征集群众口头流行的歌谣,然后把采集来的歌谣献给乐官太师,乐官再配上乐谱,演唱给天子听。天子则依靠这些诗歌体察风土人情,了解民间疾苦以及老百姓对朝廷政治设施的'反映和意见。《诗经》就是周代乐官们收集并经过加工整理的歌谣,它前后酝酿了五百多年,并且被不断地润色和删减,精心编选,分门别类,按“风”(民间诗歌)、“雅”(贵族官吏诗歌)、“颂”(宗庙祭祀诗歌)三大类,进行加工整理,最后选出三百零五首,编成一部诗歌总集。当时,这部诗歌总集就叫《诗》,或按其诗篇之整数,称《诗三百》。

为什么说《诗经》是我国诗歌的光辉起点

春秋时代,群雄并起,各诸侯之间,交往频繁。许多王侯贵族、公卿大夫,为加强自己的外交辞令,使语言含蓄婉转且优美动人,常常借用诗句来表达意见和态度。这种风气越演越烈,以至一时形成风气,上层人物说话办事,多引诗传情达意,证其得失,否则就觉得大失面子。

《左传》襄公十六年还记载,晋平公即位不久,一次大宴诸侯,让赴宴的诸位大夫,赋诗并配乐舞,还提出“诗歌必类”,即要求所赋诗歌,应符合宴会内容。谁知齐国大夫高厚,赋诗“不类”,晋大夫荀偃立即拍案而起,怒声喝道:“诸侯有异志矣!”认为齐国有叛逆之心,于是和赴宴的其他大夫盟誓:“同讨不庭!”只因赋诗不当,几乎引发一场大祸,可见稔熟《诗》在春秋时期,是何等重要!据后人统计,一部《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政治、外交活动时,引诗之句,竟达二百五十条,其中百分之九十五,都出自《诗三百》。

正是在如此时代氛围中,孔子对《诗》推崇备至,不只授徒讲学,把它作为主要课本,还多次对儿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到了汉代,朝廷采纳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创者孔子的地位,一下子被抬得很高,直至奉为“圣人”。爱屋及乌,孔子推祟的《诗》,也被看作重要经典,因而出现了《诗经》这一名称,并广为流传,沿用至今。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光辉起点。它是中国上古时代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两千多年来,《诗经》如巨眼喷泉,一直流泽和滋润着中国诗歌这条源远流长的长江大河,哺育着众多才华卓绝的文人墨客。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而且早在古代就流传到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十八世纪时,还传播到了欧洲,时至今日,世界上各种主要文字,都有了《诗经》的翻译本。《诗经》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财富。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