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眼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砚眼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砚眼原文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砚眼 原文
明有陆公庐峰者,于京城待用。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门人坚证其是。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盖此砚佳于鸲鹆眼也。
译文
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到了邸府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把砚台买回来。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陆庐峰大为惋惜。
字词注释
【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既】: 已经。
【邸】(dǐ):官办的旅店。
【金】:银子。
【是】: 对的。
【向】: 以前。
【鸲鹆】(qú yù):鸟名,俗称“八哥”.
【值】: 遇到。
【尝】:曾经 .
【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为货币,银一两称为一金
主旨引导
这方砚台之所以博得陆庐峰的厚爱,因为它有这个可贵之处:有个“八哥眼”,这正是它的奇妙之处。 可是陆庐峰的仆人却不明白,结果,这个仆人把砚台上的珍奇之处当成了多余的突起之物,擅自决定花钱打磨,结果多此一举,适得其反,报废了一件砚中珍品。说明了陆庐峰仆人不懂装懂。 自作主张,必定适得其反。正因为如此,陆庐峰才觉得可惜。
启发与借鉴
不要自以为是,自作主张。那砚台值钱的地方正在“微凸”处,而仆人却以为是疵点,结果做了适得其反的事。主观愿望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有些事物的缺点,正是它价值的所在。
文言知识
“平”为使动词。上文“令磨而平之”中的“平”,要理解为“使……平整”,意为叫石工磨过使微凸处平整。如果不这样理解,译成叫石工摸过平整它,那就不通,因为没有“平整它”这种说法的。因此,在这句话中“平”就成了“使动词”。
赏析
自然形成与人工雕琢:首先区分砚眼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经过匠人精心设计雕刻而成。自然形成的砚眼往往更加珍贵,因为它们体现了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而通过高超技艺雕琢出来的砚眼,则展示了匠人的智慧和艺术造诣。
形态与位置:观察砚眼中图案或形状的特点,比如是否规则、对称等。同时注意其位于整个砚台中的具体位置,好的布局能够使得整件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
色彩对比:不同材质的砚石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如端砚常见的紫色、绿色等。优秀的砚眼往往能够在色彩上与主体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
寓意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事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含义。因此,在欣赏砚眼时也可以思考一下该图案所代表的意义,比如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吉祥如意的象征。
历史背景:了解该款砚台及其制作者的历史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件艺术品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