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人承蜩原文加翻译

发布者:会剃头的兵 时间:2024-10-1 11:15

丈人承蜩原文加翻译

丈人承蜩出自《庄子》,旨在“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作品名称:丈人承蜩作品别名:老汉粘蝉、佝偻者承蜩等创作年代:战国作品出处:先秦·庄周《庄子·达生》文学体裁:文言文作者:庄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丈人承蜩原文加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丈人承蜩

仲尼⑴适⑵楚,出于林中⑶,见佝偻⑷者承蜩⑸,犹掇⑹之也。

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

曰:“我有道也。五六月⑺,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⑻;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⑼也,若橛⑽株拘⑾;吾执臂⑿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⒀。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

注释

①仲尼:孔子。

②适:往,到。

③出于林中:从林中经过。

④佝偻:驼背。

⑤承蜩(tiáo):用竿粘知了。

⑥掇:拾取。

⑦五六月:指夏天。

⑧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为四分之一两,一铢为二十四分之一两。借此指次数极少。

⑨处身:立身。

⑩橛(jué):原指木桩,这里名词作动词,意思是像木桩那样竖立着。

株拘:带枯枝的树墩。

执臂:执竿的手臂。

唯蜩翼之知:即“唯知蜩翼”。用“唯之(为)”的格式作前置的标志,把宾语“蜩翼”置于动词谓语“知”之前。

顾:回头看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走在一座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粘知了,就像用手捡东西一样。

孔子(上前)问道:“您真厉害啊!请问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如果能在竿头)摞上两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知了很少能跑掉;如果摞上三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么十只也不过跑掉一只;能摞上五枚圆丸而不掉下来,那粘知了就像伸手拾东西一样了。我站立在那里,身体就像一个树桩子;我执竿的手臂,就像一节枯树的干枝。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我内心宁静,心无二念,不因万物干扰而转移我对知了翅膀的注意力,这怎能粘不到知了呢?”

孔子回头看着他的弟子们,说:“用心专一,就是聚精会神于一处,不就是说的这位驼背老人吗?”

【赏析】

丈人承蜩,也称为老汉粘蝉或佝偻者承蜩,是一则出自《庄子·达生》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通过孔子与一位驼背老人的对话,传达了“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道理,强调了专心致志、排除外界干扰、艰苦努力、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的作品《庄子》包含了哲学思想、人生哲学以及对自然和宇宙的观察,其中丈人承蜩的故事是其中的一部分,展现了庄子对于专注与成功的见解。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以万物易蜩之翼__________ ②孔子顾谓弟子曰_________

2.指出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

①出于林中 ②乃凝于神 ③万事莫贵于义

3.翻译句子。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译文:

4.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粘知了的“诀窍”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转移 ②回过头去

2.①介词,从。 ②介词,在。 ③介词,比。

3.虽然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但(我心目中)只注意在知了翅膀上。

4.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思是:用心集中,不分散注意力。

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致志,精神集中。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