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的译文及赏析

发布者:方天话戟 时间:2024-9-24 00:09

八月十五夜月的译文及赏析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月十五夜月的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译文

窗外是满月,明镜里也是满月!

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割刮!

辗转流离,家乡越来越远!

桂花攀折,天空如此远阔!

归去吧!

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

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

看着那月宫中的兔儿,

正在明亮的月光下,悠闲地数着新生的白毛。

简介

选自《全唐诗》,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八月十五夜望月》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想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表现了作者,思念亲人,怀念家乡,入骨的相思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字词分析

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恐怕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的吧?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诗人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

"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飘泊无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

"行地远"指是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

直通"特","简直"的意思。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

作品赏析:

这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由景入情,转篷象征漂泊无依的情感,杜甫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此诗主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诗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诗后两联描状中秋夜色,"见羽毛"、"数秋毫"两句下字奇险,立意浪漫,于老杜诗中别是一格。

Copyright © 2022-2023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