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

发布者:会剃头的兵 时间:2024-8-14 03:52

《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

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其实,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而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

《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 1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7. 下列句中的“以”与“始以为不足治”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可以一战 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C.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记叙了一位健壮的人,因手指上生了一个小疹子,不及时求医,险些送命的事例。

B.文章以小见大,引喻恰当,娓娓而谈,颇有警示作用。

C.郑君确定了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但是看的人都笑他,所以他对此很担忧。

D.本文告诉我们: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4分)

①.君疑之,以人 示: ②.又三日,拇指大握 盈: ③.始发之时,终日可 愈: ④.忽之而不 顾: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7.B 8.C

9.①给……看 ②满 ③治愈 ④考虑,顾虑(关心)(4分,每题1分)

10.①.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

②.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

参考译文:

浦阳县有位青年名郑仲辨,有一天,左手的大拇指生了一个疹斑,肿起来像米粒一般大。郑君疑惧给别人看,看的人哈哈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过了三天,疹粒肿得像铜钱那般大,他更为担忧,又拿给人看,看得人像以前一样笑他。又过了三天,拇指肿得像拳头那般大,靠近拇指的指头,都被它牵引得疼痛起来,好像割刺一般,四肢心脏及背脊骨没有不受痛的。郑君心中害怕,就去请教医生,医生看了,吃惊地说:“这是奇特难治的病,即使病在指头上,其实成了影响全身的病了,不赶快治疗,将会丧失生命。可是刚开始发病的'时候,一天就可治好,发病三天以后,要超过十天才能治好;现在病已经形成了,不到三个月不能治愈。一天治得好,用艾草就可以了!过十天要治得好,用药草才可。到成了重病时,甚至会蔓延到人体内脏,不然也可能有一只手臂残废。除非能从内部治它,否则病势不会停止,不设法从外面来治疗,病就不容易治好!”郑君听从他的话,每天内服汤药,又外敷有效的良药。果然到两个月后就好了,三个月后精神脸色才复原。

我因此想到:天下的事故,通常发生在极为细微,隐而不显的地方,最后成为莫大的祸患。最初认为不值得处理,但是最终到了没有办法处理的地步。当初发生,容易处理时,往往吝惜些微的精力,轻忽它而不加顾虑,等到祸患形成了,花费很长的时间,用尽了脑筋,精疲力竭,才仅仅能把这祸患克服。天下事,像这拇指的,可太多了!

《浦阳郑君仲辨》阅读练习及译文 2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

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诸医(谋划)B.甚将乎肝膈(蔓延)

C.疾未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日服汤剂,而傅善药 徐杓酌油沥之

B.不速治,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

C.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人有百手,首有百指

D.终日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五)浦阳郑君仲辨

答案

1.AC

2.AB

3.C

4.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

5.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Copyright © 2022-2024 领地网 www.lingd.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43158号-4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