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纪旧》注释
《蟾宫曲·纪旧》注释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蟾宫曲·纪旧》注释,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折花枝寄与多情[一],唤起真真[二],留恋卿卿[三]。隐约眉峰[四],依稀雾鬓[五],仿佛银屏[六]。曾话旧花边月影,共衔杯扇底歌声[七]。款款深盟[八],无限思量,笑语盈盈[九]。
注释
[一]“折花枝”句: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一枝梅花的典故。《太平御览》九七引《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与赠以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二]唤起真真:真真,美人名。《太平广记》二八六:“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即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百日,尽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呼之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侍箕帚,终岁,生一儿。年二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其夕遗颜剑。剑才及颜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之名。既不夺君愿。今君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却上软障,呕出先所饮百家彩灰酒。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三]卿卿:夫妻间的亲昵称呼。
[四]眉峰:古人把美人的眉比作山,所以眉端叫做“眉峰”。
[五]雾鬓:形容妇女头发的蓬松。
[六]银屏:华丽的屏风。
[七]扇底歌声:舞扇遮掩下唱的歌声。
[八]款款:形容忠贞不二。司马迁《报任安书》:“诚欲效其款款之愚。”深盟:深深的誓言。
[九]盈盈:仪态优美的样子。《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赏析
《蟾宫曲·纪旧》是元代散曲作家吴西逸创作的一首散曲,这首曲子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情感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下是对该曲的详细赏析:
一、背景与主题
《蟾宫曲·纪旧》作为一首纪旧之作,其创作背景虽无具体史料记载,但从曲中内容可以推测,它很可能是吴西逸在晚年或某个特定时刻,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曲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旧日情感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二、内容与意象
折花枝寄与多情:开篇即以“折花枝”的典故引入,暗用陆凯寄梅给范晔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将深情寄托于花枝之上,寄给远方的多情之人。这一意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色彩,为全曲奠定了深情的基调。
唤起真真,留恋卿卿:接着,“唤起真真”一句,引用了唐代赵颜呼画中美人为真的故事,增加了曲子的神秘与梦幻色彩。而“留恋卿卿”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昔日爱人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隐约眉峰,依稀雾鬓,仿佛银屏:这三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了旧日情人的美丽形象。眉峰隐约、雾鬓依稀,仿佛银屏中的佳人,既真实又虚幻,让人心生向往又难以触及。
曾话旧花边月影,共衔杯扇底歌声:这两句回忆了与旧日情人在花间月下共话往事、举杯对饮、扇底传歌的美好时光。这些场景温馨而浪漫,充满了浓浓的怀旧气息。
款款深盟,无限思量,笑语盈盈:最后三句以深情的誓言、无尽的思念和盈盈的笑语作结,表达了作者对旧日情感的珍视与怀念。款款深盟犹在耳边回响,无限思量涌上心头,笑语盈盈仿佛就在眼前。
三、艺术特色
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全曲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描绘旧日的美好时光和深情厚谊,如花枝、真真、卿卿、眉峰、雾鬓、银屏、花边月影、扇底歌声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旧日场景和人物形象,还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世界。
语言优美,音韵和谐:吴西逸作为元代散曲名家,其语言运用自然流畅、优美动听。全曲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情感真挚,感人至深:整首曲子情感真挚、深沉而热烈,充满了对旧日情感的怀念与追忆。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怀旧色彩的世界之中,让人感同身受、为之动容。
四、总结
《蟾宫曲·纪旧》是吴西逸创作的一首深情而优美的散曲作品。它以丰富的意象、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之情。全曲情感真挚、深沉而热烈,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