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原文及翻译
《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原文及翻译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
唐·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前言】
《成都曲》是中唐时期张籍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成都的眷恋之情。
【注释】
①锦江:在四川省,流经成都
②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③万里桥:桥名,在成都城南
④爱向:爱戴归向
【翻译】
锦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城南万里桥边有许多酒家,来游的人喜欢向谁家投宿?这首诗描写了成都的秀丽风光、风土人情及繁华景象,流露出诗人对成都的眷恋之情。诗中句句含景,景景有情,尤其是后面两句近似口语而意味更深远。
【鉴赏】
这是张籍游成都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通过描写成都市郊的风物人情和市井繁华景况,表现了诗人对成都的热爱之情,对太平生活的向往。诗的前两句展现诗人顺锦江西望时的美景。新雨初霁,在绿水烟波的背景下,山头岭畔,荔枝垂红,四野飘溢清香,那如画的景色何等诱人!这两句?眼前景,景中含情,韵味深长,如跳动的音符,悠扬的旋律,拨动了人们的心弦。后两句则是由于“桥”和“酒家”的跳入眼帘,逗引起人们对市井繁华情况的想象。由“多酒家”想到游人往来,生意兴隆。最后说:游人呀,你究竟选择哪一酒家留宿更称心如意呢?从这问人的语气里,使人想到处处招待热情、家家朴实诚恳的风土人情和店店别具风味的好酒佳肴。处处酒家都好,反而不知留宿何处更好了。
这首诗句句含景,景景有情,特别是后两句,近似口语,却意味深远,读后感到精警而又自然。
【作者简介】
张籍(约772年—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人,元和诗坛代表诗人,中唐时代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乐府诗方面取得了成就,与王建并称为张王乐府。因张籍曾任官水部员外郎,所以人称“张水部”。
贞元十五年(799年)张籍经韩愈推荐,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年)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长庆元年(821年),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大和二年(828年),迁国子司业。相传张籍因迷恋杜甫诗歌,便将他的诗写下来烧掉,做成蜜羹每天吃,张籍好友知道后连称张籍是痴人一个。
张藉的诗变革了诗坛旧习,他继承了杜甫之简丽诗风而成一家。给唐朝中期的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中唐文学的复兴和唐代文学的第二次辉煌奠定了基础。他的代表作有《江南曲》《江村行》《湘江曲》《泗水行》等。